-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发布时间: 2009-02-06 ???? 发布机构: 柳城畲族镇 ?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党委书记 蒋振宣
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区在交通设施、村庄环境、农田水利、文化设施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措施,这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对此,笔者对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从2007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柳城畲族镇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4740.22万元,与2006年的4071.72万元相比,增长16.4%;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66.79万元;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5个,占总村数的9.4%;5—10万元的村数3个,占5.7%;1—5万元的村数12个,占22.6%;1万元以下的村数33个,占62.3%,比2006年多4个,连续二年出现集体经济低收入的村增多、高收入村减少的现象。?? ?(二)主要来源
①村级经营收入30.89万元,占总收入的18.52%;②发包及上交收入97.28万元,占58.32%;③村投资收益29.23万元,占17.53%;④其他经济收入9.39万元,占5.63%。另外,各级的补助收入1472.2万元(未计入总收入)。村集体经济总体上体现出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平原优于山区的特点。??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统计数据来看,5万元以上的村8个,占总村数的15.1%;1万元以下的村33个,占62.3%,如,县后、县前、丰产、车门、乌漱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以上,而弄畈、清湖、皮子源、下湖源、文盛、后屏山、西舒、六葱湖、上黄、乌坛、丁头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有3000元以下。???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07年各种财政配套补助1472.2万元,平均每村27.8万元,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各村的各项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福利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
5、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6、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从调查情况看,村两委主要领导存在文化年龄结构欠佳的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与魄力。
(二)主要原因
1、发展环境的差异。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村集体经济较强。而位于深山、高山山区及偏远地区的村,由于村落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村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壳村”。??? 2、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况调查来看,由于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难以快速增长,而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3、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