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震灾防御技术.PDF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震灾防御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震灾防御技术

第1 卷 第1 期 震灾防御技术 Vol. 1, No. 1 2006 年3 月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Mar. , 2006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 陆鸣 田学民 王笃国 李丽媛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36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基本原理、隔震系统分类、隔震技术进展、隔震设计一般流 程、隔震相关专著、隔震规范和应用软件,并提出隔震技术推广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 基础隔震 研究和应用 1 隔震结构基本原理和特性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原理简单,减震效果显著,与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相比具有很多优越 性,已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接收。 传统的房屋上部结构和地基连为一体,地震时地面运动的能量经过地基传输到上部房屋 结构,结构通过振动和变形耗散能量。而隔震技术则是在房屋的地基与上部结构之间增加一 层隔震装置,地震时地面运动的能量部分被隔 震装置耗散,从而减少了地震产生的能量向地 上建筑物的传输,保障了上部结构和内部人员、 设备的安全。 图1 为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一般房屋结构 的自振周期在T0 附近,通过增加隔震系统,隔 T 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将被延长至T1 附近,地震影 T0 T1 响系数 将明显降低,从而上部结构的地震反 图1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应将减少。 Fig.1 The curve of seismic influence modulus 隔震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水平具有可变的刚度。在风荷载和较小地震作用时,隔震系统具有足够的水平刚度 使上部结构相对于地面保持不动;在中强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发生较大变形,耗散了地震的 绝大部分能量,而上部结构相对于地面只有少许整体平动,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2 )水平具有自动复位能力。在地震发生后,隔震结构体系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满足 正常使用要求。 (3 )适当调整阻尼,使隔震层的位移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1 [收稿日期]2005-12-10 作者简介[ ]陆鸣,男,生于1957 年。1988 年获得硕士学位,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生命线工程抗震、房屋抗震、结构 隔震等。E-mail:luming6@yeah.net 32 震灾防御技术 1 卷 与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相比,隔震体系具有下述优越性: (1)明显有效地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保障了结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 )上部结构建筑设计自由度大。 2 隔震系统分类 2.1 橡胶支座隔震系统 橡胶支座隔震体系的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已较为成熟1, 2, 3, 4 (周福霖,2004 ; 苏经宇等,1999;苏经宇等,1996),这种隔震体系主要采用橡胶隔震支座作为隔震装置,单 独或与阻尼器共同作用,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 橡胶隔震支座主要有普通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Naeim F. 等, 1999)。普通橡胶支座阻尼较小,在水平地震力较大时变形大,故一般与阻尼器(如铅阻尼器、 油阻尼器、钢棒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滑板支座等)、铅芯橡胶支座或高阻尼橡胶支座配合 使用。铅芯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可以单独使用。 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的特点是上部结构具有可变的自振周期,在大震时结构自振周期可以 远离场地卓越周期,使结构的基频处于地震高能量频段之外,从而有效地降低建筑物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