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编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5节.ppt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编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5节.ppt

  1. 1、本文档共1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大课堂】2016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编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5节

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徙”是“调动(官职)”的意思。]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B.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C.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D.其为政/严而不扰/必去民疾苦而与所欲者/未尝按劾官吏/所莅至于今思之/天子且欲大用/而公不幸死矣 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严则不扰”是曾巩“为政”的特点和表现,不能断开;“所莅”句的主语是“曾公”,而非“官吏”,其前应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巩一生,历任地方官职,鞠躬尽瘁,处事英明,政绩显著。任职明州,修缮州城,曾巩裁省费用百分之十六,大大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B.曾巩富有胆识,正视问题,迎难而上。任齐州知州时,面对当地违法作乱的强悍风俗,曾巩果断处置,恩威并施,最后将齐州治理得秩序井然。 C.元丰三年,曾巩取道京师,觐见神宗,深得神宗赏识,任职京官,参议朝政,善于提出治国大计,被神宗手诏称赞,擢升任用,兼任多职。 D.曾巩刚毅正直,处世有方:与他人交往,不轻易认同附和;对待朋友真诚,朋友有错,必然指出,绝不掩饰;对待后进,积极奖掖、提拔。 A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曾巩裁省费用百分之十六”错,原文为“裁省费十六”,意思是节省了十分之六。]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通判越州,属岁饥,公兴积藏,通有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出安南道江西者,且万人,公阴计逆具,师至如归,既去而市里有不知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出”是“京官外调地方”的意思;“属”是“恰逢”的意思;“通有无”本义是“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跟对方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但从全文来看,这里是赈济饥民,不是商贸往来,故“有无”为偏义复词,偏“无”。(2)“师出安南道江西者”属于定语后置句,注意调整语序;“且”是“将近”的意思;“逆”是“迎接”的意思。 答案 (1)调往地方出任越州通判,恰逢年岁饥荒,曾公提倡积存储藏粮食,用来接济匮乏之人。 (2)有一支出往安南取道江西的军队,接近一万人,曾公暗地里准备迎接的器具,军队到了如同归家,离去之后城里有不知道军队来过的市民。 【参考译文】 曾公,名巩,字子固。他的祖先是山东人,后世迁到南昌,因而居家在江南。他的四世祖曾延铎,开始是建昌军南丰人。 曾公天生就机警敏锐,从小读书作文,卓尔不群大有过人之处。嘉岉二年考中进士,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之职。一年多,被朝廷征召编纂校勘史馆书籍,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务,兼任判官告院,又担任英宗实录院检讨官。 调往地方出任越州通判,恰逢年岁饥荒,曾公提倡积存储藏粮食,用来接济匮乏之人。老幼欢怡,不出乡里,肚饱而笑。升任齐州知州,齐地民风彪悍,群起抢劫,放火挖坟,官吏不敢治理调查。曾公编民入伍,谨慎调查,一边抓捕一边诱降。强盗上缴了赃物,市集没有再发生抢劫事件,房屋没被破坏,晚上狗都不叫了。 调任襄州刺史,州里有大案子,很久没有裁决,曾公一审阅,知道其中有冤屈,将犯人全部放掉,一郡之人都称赞曾公神明。又调任洪州刺史,当年发生大瘟疫,曾公储存药物和食物,在治所交给病患,百姓因此才得以不死。有一支出往安南取道江西的军队,接近一万人,曾公暗地里准备迎接的器具,军队到了如同归家,离去之后城里有不知道军队来过的市民。 征召署理太常寺,尚未就任,就改任明州刺史,有旨意修缮州城,公程工赋,节省费用十分之六,百姓不知徭役而城墙已成。数月后,调任毫州刺史。元丰三年,任职沧州,取道京师,被征召觐见皇帝,神宗觉察曾公贤能,于是留他处理三班院事务。数次在便殿被神宗召见,曾公所说的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计,天子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四年神宗亲手写诏书给中书门下说:“曾巩史学能力在士林中被称赞,应该掌管五朝史事。”于是任命曾公担任史馆修撰,管理勾编修院、太常寺,兼管礼仪事务。曾公进入皇宫谢恩说:“这是大事,不是我敢独自担当的。”神宗下谕说:“就是这样要慢慢地重用你,不要再推辞了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