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提升语言训练品味_丰富阅读教学内涵”技巧归纳
A thesis submitted to
XXX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2010年光泽县小学语文教研年会主题
“提升语言训练品味,丰富阅读教学内涵”
本次年会论文的基本要求:
1、以阅读教学为主开展语言文字训练的研究;
2、欢迎教师以教学案例的形式撰写论文,无需长篇大论;
3、严禁抄袭,我们可以引用他人的理论观点,但不得全盘照抄,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
4、所有稿件页面设置均用A4纸,上下左右均留空白2.5厘米。论文题目宋体,字号小四:正文:宋体小五标题小五加粗:行距17磅。
5、各校要把撰写的论文分学科组织本校的教学骨干先进行初审,并排一个序,目录栏目为:①序号,②论文标题③学校,④作者姓名。
6、截稿时间:2010年12月中旬,交稿时应交以下方面内容,:(1)论文文稿1份,(2)电子文稿并以教师姓名保存,(3)本校教师论文目录排序表(含文稿、电子文稿)。
年会主题相关阅读材料:
▲“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把语文上成艺术性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培训中耳熟能详的两句话。现如今,在谈及“语言文字的训练”时,或闪烁其词,或理不直气不壮,甚至大加伐挞。笔者也曾对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及2003年颁布实施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作过一个统计,“训练”一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7次、1次、1次。“训练”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尴尬的境地?窃以为,目前之所以不谈或少谈“训练”,其目的是为了消解以往语文教学中机械训练太过头的现象,是为了消解以往形式主义训练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因过度训练所造成的语文教学中人的个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的缺失,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训练。驯兽师训练的猴子硬是骑不了单车,他不会因此放弃训练吧?──除非老虎本身有问题抑或驯兽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否则他定会摸索出一套更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指出“……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由此可见,训练本身没有错,我们大可不必谈“训”而色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改进“训练”的方式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在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上下功夫,在语言训练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上下功夫,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以避免造成“泛语文”、“泛人文”现象的出现,因此语言文字训练的无痕境界才是我们孜孜已求的目标。
一、水乳交融──让语言文字训练焕发人文性的情愫
语言文字天生就承载着人文性,不管是一个个孤立的汉字,还是一个个情感色彩鲜明的语词,更不必说渗透着作者明显情感倾向性的文章了,所以既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人文性,也没有脱离人文性的语言文字。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好两者关系,不能为了张扬人文性,而使语言文字的训练黯然失色,销声匿迹。要努力实现语言和情感的同步发展,水乳交融。
二、天衣无缝──让语言文字训练充满文化味的芳香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好课三味》一文中指出,语文课要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个个文字,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辉煌!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神世界,一张张可独立审视的生命面孔。相信精彩的字词教学,生动的语言文字训练,一定会走进学生灵魂的深处。
三、羚羊挂角──让语言文字训练提升逻辑性的理趣
语文课堂的增量始终是老师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的,更体现在思维上的,如果能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抽象的逻辑学原理巧妙地结合起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于是,我想,我们并非不需要训练,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是一种将语言、人文情怀、文化熏陶、思维训练等糅合在一起的立体式、多层次的训练,即无痕训练。
▲课程标准中对于语言文字的要求越来越少了,难道语言文字的训练真的过时了吗?如果语言文字的训练过时了,我们的语文课做什么呢?请各位老师阅读一下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语言文字的训练一直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并没有因为课程标准的几次修改而被淡化出语文课堂,只不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形式需要我们每个老师思考,过去机械式的重复的训练,不再是我们应当采用的。无痕的,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用文书]童仔美食宣传片正稿.doc
- [应用文书]笔记本常识与保养.doc
- [应用文书]第一章答案1.doc
- [应用文书]第十放映室解说词奈河的女儿-王祖贤.doc
- [应用文书]筹备方案.doc
- [应用文书]粉尘测定管理制度.doc
- [应用文书]练习题目.doc
- [应用文书]经典作文素材.doc
- [应用文书]篮球赛策划书.doc
- [应用文书]结合实际_谈谈以后工作的设想.pdf
- 水包油乳液的构建及其提升葵花籽抗氧化性研究.docx
- 2024年攀枝花市西区公益性岗位安置考试真题.docx
- 《小学生家乡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传承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正温特性热敏电阻(PTC)项目立项申请报告.docx
- 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流程详解.pptx
-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风险管理文化培育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英语:甲脒基钙钛矿薄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效率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8 《移动应用跨平台技术选型与性能提升:多场景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实验与图书馆文献检索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型教学模式下高中体育教学体质健康提升策略与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