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演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形态特征 成虫:可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两种类型。有翅蚜体长1.7毫米,褐至黑褐色。头两侧具角瘤,触角6节,约下体等长。前翅径脉与中脉有一段相交,径脉端部分叉为2支,后翅翅脉退化,只有一根斜脉。无翅蚜体长0.8-1.6毫米,卵圆形,红褐至黑褐色,触角比体稍长。若虫:体长0.7-1.0毫米,1龄时触角4节,2龄时触角5节,3龄和睦龄时触角6节。 生活习性 此虫以孤雌卵胎生方式繁殖,广西每年发生4代,整年或见,喜群集在香蕉心叶基部取食为害。每年4月左右和9-10月间为发生高峰期,夏季高温时,蚜虫转移到植株下部或周围杂草上,冬季则停留于叶柄内或根部。一般干旱年份虫害较重,有翅蚜出现亦多,而雨量充沛的年份则发生较少。蚜虫传病,主要是用口器刺吸病株后,通过飞行或随气流迁至异地取食而蔓延扩散。 防治方法 ①重点防止蚜虫传毒,发现病株应及时用药喷杀,并将病株连根挖起,埋于深坑,防止蚜虫再次吸毒传播。 ②田间发生虫害时,应及时用药喷杀,可选用80%敌敌畏、50%抗蚜威均1500培稀释液;2.5%功夫、2.5%敌杀死、10%灭百可均5000倍稀释液;10.8%凯撒15000倍稀释液。 香蕉冠网蝽 学名 [ Stephanitis typica (Distant)] 又名香蕉网蝽、亮冠网蝽 分类 半翅目、网蝽科 寄主 为害芭蕉科的香蕉、芭蕉,姜科的山姜 属,番荔枝科番荔枝属等,寄主范围广泛 为害 成虫和若虫群栖于香蕉叶片背面刺吸为 害,被害部呈许多褐黑色小斑点,而在叶 片正面呈现花白色斑点,叶片早衰枯萎。 有报道还能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2.4毫米,初羽化时银白色,渐变成灰白色。头小,棕褐色。复眼大而突出,黑褐色,触角4节,喙4节,前胸背板具网状纹,形状特异,胸部腹板的中央两侧隆起,中央成槽状,喙置于槽中。前翅长椭圆形,膜质透明,具网纹,后翅狭长,仅达腹末,无网纹,有毛,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顶端有一卵圆形的灰褐卵盖。初产时无色透明,后期白色,互龄若虫初孵时白色,以后体色变深,体光滑,体刺不明显,复明淡红色,喙伸达第四腹节,5龄若虫头部黑褐色,复眼紫红色,前胸背板盖及头部,两侧缘稍突出。翅芽达第三腹节,其基部及末端有一黑色横斑 生活习性 成虫产卵于叶背的叶肉组织内,常集中成堆,每堆10~20粒,间有多达百余粒,并有分泌紫色胶状物覆盖保护。一般每雌虫产卵2~5次,共产卵35~45粒,产卵期8~15天。若虫孵出后群栖叶背取食;成虫则喜欢在蕉株顶部1~3片嫩叶叶背取食和产卵危害。低温则静伏不动,待温度回升后再恢复活动。 该虫在广州每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无明显的越冬休眠现象。台风及暴雨对其生存有明显影响。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 经常检查香蕉园,及时摘除受害严重的叶片。集中烧毁或埋入士中。 化学防治 在若虫盛发期喷洒杀虫剂。5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40%乐果乳剂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1500倍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香蕉黄胸蓟马 学名 [Thrips hamaiiensis( Morgan)] 分类 缨翅目、蓟马科 为害 黄胸蓟马生活于香蕉花蕾内,营隐蔽生活。蓟马的若虫、成虫主要刺吸香蕉花子房及幼果的汁液。雌虫在幼果的表皮组织中产卵,虫卵周围的植物细胞因受刺激,而引起幼果表皮组织增生。果皮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其后渐变为红色或红褐色小点,最后变为粗糙黑褐色突起斑点,似香蕉黑星病斑。但黑星病斑点是向内凹隐,无粗糙感。香蕉花蕾一旦抽出,该虫有聚集快、侵入快的特点 形态特征 黄胸蓟马身体细长,小型,乳黄色,锉吸式口器。翅膜质,极狭长,翅脉退化,翅缘有长而密的缘毛。静止时4翅沿背侧平置。足端有1个端泡,行走时腹端不时上翘 生活习性 香蕉黄胸蓟马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均可在1年中任何时候抽出的蕉蕾花苞内为害,锉吸香蕉子房及小果汁液,造成小黑点状伤痕 香蕉害虫及其防治 香蕉象甲 常见有香蕉球茎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 Germar](又名香蕉象甲、香蕉象鼻虫、香蕉根颈象甲)和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 Olivier](又名香蕉双带象甲、香蕉长颈象甲)两种,在蕉园内常混合发生 香蕉球茎象甲 分类 属鞘翅目、象甲科 寄主 蕉类植物,尤其是香蕉、西贡蕉 为害 主要以幼虫在香蕉植株近地面的茎基部和球茎内挖掘和取食,在茎基部和球茎中造成纵横交错的隧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