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9-土壤污染及其防治8学时.ppt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9-土壤污染及其防治8学时

因此,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农产品污染控制计划,就必须在作物品种、环境要素及品种与环境要素的交互这三个层面上综合分析污染物进入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农业生态整治+PSC=污染土壤安全高效利用 是非判断题: 1、利用超富集植物净化土壤重金属的技术属于生物修复的技术范畴。 2、在污染土壤环境下,一种植物如果其叶片(或地上部分)的Cd含量≥100 mg/kg,则可将该植物称之为镉超富集植物。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能降低镉污染的危害? 2、为什么在旱地环境下(尤其是酸性土壤)土壤镉生物毒性一般较强,而当土壤淹水后镉的生物毒性会降低? 3、当前国际上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有哪些主要的治理策略?在各种治理策略中有哪些技术措施可以采用?请对其中的一种技术措施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性进行评述。 * * * * 土壤资源的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 * * * * * 土壤自净作用是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 * * * * 二、土壤农药污染的治理 1、生物修复:利用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的吸收、结合、转化作用,将土壤中的有机农药降解为无机物(CO2和H2O)的过程。 2、农艺措施:翻耕、施肥、灌溉、调节土壤pH值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策略 1、净化策略 Purification 2、钝化策略 Inactivation 3、稳定化策略 Stabilization 4、避害策略 harm avoidance ? 净化策略: 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使土壤恢复清洁。 技术措施: 清除表土、化学淋洗、电化学分离、生物修复、 …… 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广义:利用植物、动物和特异微生物消除土壤、水体或空气中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危害的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根际过滤、植物微生物挥发、植物和微生物固定等。 狭义:利用超积累植物将重金属富集到地上部茎叶组织中,通过收割这些植物来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最终达到净化污染土壤的目的(植物萃取)。 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超富积植物 植物叶片或地上部分金属含量(干重): 100 mg/kg:Cd 1000 mg/kg:Ni Co Cu Pb 10000 mg/kg:Zn Mn 在自然界的400多种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中,73%为镍(Ni)超积累植物; 生物量小、适应性差、萃取效率低、修复时间长。 生物萃取的限制 植物萃取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强化吸收 基因改良 常规植物萃取修复 ?钝化策略: 降低土壤重金属溶解性、移动性及其植物有效性。 技术措施: 玻璃化、土壤改性剂(石灰、有机肥、海泡石、碱性炉渣、……) 主要限制: 烧结破坏土壤自然属性、改性剂效果不稳定、维持时间短 适应性: 特殊污染场地、轻度污染农田土壤 ? 稳定化策略: 控制重金属向地下水和周边环境迁移扩散 技术措施: 工程阻隔、植被稳定 主要限制:工程材料老化、植被自然演替 适应性: 矿山生态恢复、尾矿池(山)的稳定化 ? 避害策略: 避免食物链危害和土壤经营效益损害 技术措施: 生态工程与农艺技术、客土隔离 1、石灰改良技术(钝化策略)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密切相关,而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又主要决定于土壤的pH环境。 (二)几种适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施石灰改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理 (1)增加可变电荷土壤表面负电性(CEC);(2)促进形成强结合态金属羟基络合物; (3)促进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4)促进微生物的生物固定。 2、有机肥改良技术(钝化策略) 通过鳌合(络合)作用,降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通过提高土壤pH降低金属污染物活性。 分解产生有机酸,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林木生产+土壤净化+生物固定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适用性? 3、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稳定化策略) 4、农业生态工程技术(避害策略) 在避免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前提下,保持污染土壤的农业利用属性,实现安全和高效的利用目标。 提出依据: (1)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Cd彻底净化存在实际上的不可行性; (2)在自然界中,植物种间对污染逆境的耐受能力具有可辨识性,也是可以利用的; (3)在能控制食物链污染危害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彻底改变污染耕地的利用属性。 选择低积累栽培植物是应对我国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