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VIP

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历 史 2017.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到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晋国的公室墓地,发现了九组19位西周时期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该发现和《史记·晋世家》所记的晋侯世系完全相对应。这反映出 A.正史记载的历史并非都是信史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史学著作的可信程度相对更高 D.不同史料的互证有利于认定史实 2.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这一现象 A.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 B.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 C.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魏晋时代,尚有很多人反对九品中正制,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C.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 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 4. 表1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 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 C.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 D.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 5. 图l为《雪夜访普图》,画面展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 A.宰相权力被分割并受监督 B.宋太祖礼贤下士求策问计 C.文职官员的地位日益突出 D.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6. 表2为北宋熙宁十年(1077)部分路的首府商税额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城市地位决定其经济发展的程度 B.商业发展状况深受区域条件影响 C.海外贸易的发达促进了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 7.1376年,明朝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这反映了明朝初期 A.地方行政的宗旨与前代无异 B.地方权力间形成了相互制衡 C.布政使掌握着一省全部权力 D.行省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8. 表3为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单位:万石)的研究分析。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两学者的研究数据准确无误 B.运河沿岸是粮食的主要产区 C.内陆水运是运输的主要途径 D.粮食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9.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观念的淡化 B.商人重利轻义的品行 C.八股取士制度的施行 D.传统功名思想的束缚 10.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说明耆英 A.找到了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 B.看清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 D.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 11.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确立了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这一举措表明 A.中国海防空虚局面根本上扭转 B.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显著提升 C.中国军制现代化改革开始起步 D.国防战略调整到以海洋为主 12.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许多章程,例如《各省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院章》以及《钦定宪法大纲》。这体现了 A.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资产阶级开始参政议政 C.西方宪政在中国的最初试验 D.清朝统治基础大大加强 13.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这一举措 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 B.增强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彩 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 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等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