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能力提升训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VIP

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能力提升训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能力提升训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上)高三模拟考试 历 史 一、古代农业经济问题----针对试题第25题 1. 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 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 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2.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 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3.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二、甲午中日战争知识 ----针对试题第29题 4.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一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 A.“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 “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针对试题41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实世界表明,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西方国家之间一直未爆发任何战争和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投资额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70以上。由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众多的跨国公司已将生产、供应和销售进行了最合理的分配,超越了国界,扩展到全球范围。同时,以国家垄断为主的国际联合也明显处于上升趋势。国际垄断同盟和共同的超国家机构的建立,使得西方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此外,战后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经济机构。这些组织的建立和正常活动,不仅增强集团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色彩,也为它们调节内部关系提供了良好场所和协调机制。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第三版)》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战后西方国家间无战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七、选修改革、战争、人物---针对试题44、45、46题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官修图书的制度与机构,至少可追溯到清入关前皇太极时期的文馆之设。天聪十年(1636),改文馆为内三院,顺治十五年(1658),改内三院为内阁,十八年六月,复改内阁为内三院。康熙九年(1670),又改内三院为内阁,另设翰林院。此后的官修图书,主要由翰林院承担,内阁、詹事府、内务府和雍正以后的军机处、方略馆,也都有修书或参与修书之责。顺治年间,虽然连年征战,但摄政王多尔衮和清世祖福临,仍然谕令撰修了一批图书,如《赋役全书》、《人臣儆心录》、《资政要览》、《御注孝经》等,还曾下令纂修明史,但未能完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