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溶蚀模拟试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高校地质学报.PDFVIP

酸溶蚀模拟试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高校地质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酸溶蚀模拟试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高校地质学报

2015年12月,第21卷,第4期,758-766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December 2015,Vol.21,No.4,pp.758-766 GeologicalJournalofChinaUniversities DOI:10.16108/j.issn1006-7493.2015047 酸溶蚀模拟实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 以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为例 1 2* 3 1 1 3 1 1 刘锐娥 ,吴 浩 ,魏新善 ,肖红平 ,张春林 ,康 锐 ,朱秋影 ,韩维峰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廊坊065007;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3.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18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发现并探明了一批目前中国内陆最大的致密砂岩气田 (藏),该致密砂岩气田的储层岩性主要为 一套 “低长石、低杂基、高成分成熟度”的石英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多类型的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针对盒8段致密砂岩 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本文在大量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场发射、CT扫描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真实岩心 的酸溶模拟实验,实验样品为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组绿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绿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长石岩 屑砂岩、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岩屑石英砂岩和灰色中粗粒含凝灰质石英砂岩等4种不同类型的砂岩岩心,采用地层水中普 遍存在的乙酸配置成0.5mol/L的反应介质,选用2mL/min流速,动态溶蚀100h后,不同类型砂岩的次生孔隙显著增加, 物性明显改善,通过对不同岩性实验前后样品的同位扫描、水-岩反应速度、离子浓度等测定分析,发现盒8段致密砂岩储 层次生孔隙的成因主要为凝灰质、长石等铝硅酸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蚀,探讨了实验样品中不同矿物的溶蚀序列,凝灰 质、碳酸盐矿物主要在低温条件下发生溶蚀蚀变,高温条件下主要为长石的溶蚀。揭示凝灰质、碳酸盐岩、长石等矿物溶 蚀、次生孔隙形成、新生矿物的发育机理,结合埋藏史、热史分析,建立了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埋藏-成岩-孔隙演化模 式,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石英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酸溶蚀模拟实验;次生孔隙成因;孔隙演化模式;盒8段;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 (2015)04-0758-09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Genesis of Secondary Porosity in Tight Sandstone with the Acid Corrosion-model: A Case from He 8 Member of Upper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 1 2* 3 1 1 3 LIURuie,WUHao ,WEIXinshan,XIAOHongping,ZHANGChunlin,KANGRui, 1 1 ZHUQiuying ,HANWeifeng 1.ResearchInstitueofPetroleumExploratonDevelopment-Langfang,PetroChina,Langfang065007,China; 2.CollegeofGeosciences,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Beijing),Beijing102249,China; 3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