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现代的诗歌讲座第十六讲:中国现代诗歌(三).ppt

16.现代的诗歌讲座第十六讲:中国现代诗歌(三).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现代的诗歌讲座第十六讲:中国现代诗歌(三)

主讲人:余雪真 中国现代诗歌(三) 胡风 七月诗派 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建国后,该诗派领导人胡风被批判,该诗派走向衰落。文革后,牛汉等编辑了诗集《白色花》,是著名的七月诗派重新引人注目,绿原、牛汉、曾卓等人在新时期的诗歌创作,特别是那些最感人的诗篇,大都记录了他们在建国后所经历的“苦难历程”的心理内容。 “七月诗派”代表诗人 “七月诗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很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的文艺期刊《七月》而得名。它横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存在最久的一个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 艾青 胡风 田间 彭燕郊 牛汉 鲁藜 绿原 阿垅 曾卓 杜谷 邹荻帆 广义上说的“七月诗派” 1937年9月11日,胡风主编的《七月》文学周刊在上海创刊。取名“七月”,编者是要让读者不要忘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七月,立志把宣传和鼓动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作为这个刊物的光荣使命。以后,胡风先后主编了《七月》周刊(上海)、《七月》半月刊(武汉)、《七月》月刊(重庆)、《希望》月刊(重庆—上海),并主编了《七月诗丛》、《七月文丛》和《七月新丛》三套丛书。从广义上说,凡是在这些刊物和丛书上发表过诗作的作者,都可称为“七月诗派”的诗人。 胡风的理论 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 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 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和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三个主要观点):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三十万言书 1954年7月,胡风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送了一份30万字的长篇报告,即《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1949年以来,中国文化没有建筑在毛泽东和党的原则的基础上,毛泽东和党的指示被少数几个文化官员歪曲了。他批评这些官员迫使作家只深入工农兵的生活,写作前要先学马列主义,只能用民族形式,只强调“光明面”,忽视落后面和阴暗面。他断言,这样的作品是不真实的。他还建议,作家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自己,而不是让官员们改造自己。他还主张由作家自己组织编辑七八种杂志,取代为数甚少的官方杂志,以提倡多样性。 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行公开批判 195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中共中央提交《关于开展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要求在批判俞平伯和胡适的同时,对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行公开批判。 中央宣传部的报告认为:胡风给中央的报告是“很有系统地、坚决地宣传他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是“反党反人民的文艺思想。他的活动是宗派主义小集团活动”。报告还请求对胡风小集团中“可能隐藏的坏分子”“加以注意和考察”。 艾青式的忧郁 艾青诗的忧郁是一种多层次聚合的结构形态, 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 民族忧患感、 自我压抑感和生命悲凉感。 其中, 民族忧患感处于显性状态, 也最为引人注目; 生命悲凉感处于隐性状态, 最易为人们所忽视; 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自我压抑感, 则成为联系民族忧患感与生命悲凉感的中介和纽带, 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生命的悲凉感 深厚的民族忧患感已经足以支撑起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 但是, 艾青诗的审美价值远不限于此, 生命本是一种处于永恒展开的时间序列, 是一个由低到高进化发展的无穷延展过程, 其间必然伴之以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 然而, 这种崇高的生命追求又必然要受到生命本身(终极意义上) 的阻遏, 产生最具永恒意义的深刻的生命悲凉感。 在艾青的忧郁里, 生命的悲凉感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情感底色。 艾青式的忧郁与“推积式” 的长句 在诗歌形式方面, 艾青以具有散文美特质的自由体最为拿手, 艾青的自由体虽没有严格的格律, 而是按情绪表达的需要来断句分节, 十分注重诗的内在旋律感与节奏感。 艾青善于以“推积式” 的长句、 回环复沓的结构与旋律来传达主体的情绪。 由于诗人的忧郁情调幽深曲折、 运动迟缓, 只用单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