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口腔知识讲座总结精选
儿童口腔知识讲座总结
开展预防龋齿知识讲座活动的小结 口腔病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应重点防治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而在我国,根据各地区调查,龋齿、牙周疾病以及口腔黏膜病、唇舌疾患、口腔癌的患病率都很高。为了更好的使健康教育在我镇得到更好的普及,结合“全国爱牙日”活动,我院组织医务人员于2012年9月20日下午在金鱼镇新苗幼儿园开展了一次“爱护牙齿、预防龋齿”健康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由我院罗
泽飞医生负责,防保科
长祖林负责监督。首先,
罗泽飞医生组织小朋友
观看视频,听由牙科专
家讲解的关于口腔健康
的相关知识,及如何预防龋齿,正确刷牙方法的示范,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等,让学生识记并实施到生活中去。同时,罗泽飞医生还给同学们讲解了龋齿的定义、为什么吃糖容易发生龋齿,以及减少龋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互动活动,我们医务人员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同
学不仅患龋齿,而且长时间没有治疗;有的同学已经出现龋
失等等,使大家认识到龋齿的危害,树立爱护牙齿的意识。
本次讲座活动现场气氛
热烈,深受学生教师们的欢
迎。在学生中进行牙病防治
知识的普及教育,有效加强
了学生们对口腔健康的正确
认识,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
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学生的爱牙知识提高了,护牙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达到了健康教育预期的目标。
八台镇中心卫生院
2012年9月22日
健 康 知 识 讲 座
儿童保健知识
母乳喂养优点
1、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死亡率,国内外资料表明,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其死亡率不同,人乳喂养者显著低于其他方式喂养。
2、降低婴儿患病率,如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患腹泻,是因为人乳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及比例适合于婴儿的消化功能,而且还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又不会受到污染的缘故。
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人乳是最适合婴儿营养需用和消化能力的食物,又能使乳儿少患传染病,故能保证婴儿正常生长。
4、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婴儿情感发育。
5、其他,尽早进行母乳喂养能促使胎粪排出,降低胆红素肠肝循环,有利于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资料表明,母乳喂养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辅食添加
一、辅助食品 是除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二、添加目的 为完全断离母乳作准备。
1、产后6个月以后的母乳营养已不能满足婴儿成长,如铁营养素。
2、婴儿消化功能逐步成熟。
3、促进婴儿咀嚼、吞咽功能及味觉发育。
三、添加时间 取决于婴儿消化道发育成熟程度以及婴儿生长所需,一般婴儿4~6个月龄应逐步添加其他食物,过早添加易增加婴儿食物过敏和肠道感染的机会,延迟添加会使婴儿错过咀嚼、吞咽功能和味觉发育的敏感期,使以后进食其他
成人食物困难、营养摄入不足而产生营养不良。
四、添加食物的选择原则 第一种辅助食物的选择,应是婴儿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可补充一定量的铁营养素的食物,强化铁米粉为首选,其次是根、块茎、蔬菜和不易产生过敏的水果如香蕉、苹果,动物性食物应延迟到6个月以后,以减少食物过敏的机会。
五、添加方法
1、用勺 有利于咀嚼与吞咽功能发育。
2、一种到多种 先习惯一种食物,再引入另一种食物,引入新食物时暂停用其他辅食,以便观察婴儿对引入食物的反应。引入食物品越多越利于婴儿味觉发育。
3、从少量到多量 先每日一到二匙,至婴儿会吞咽不吐,习惯味道后逐渐加量,7~8月后可替代1~2次母乳或配方乳。
4、从细到粗、从稀到稠 4~6个月龄半流质,7~9个月龄后小块固体食物。
六、杯与奶瓶使用 应训练婴儿7个月后用杯饮奶与水,有益于口腔和心理行为健康,婴儿一岁后应完全断离奶瓶。
七、自己进食 8~12月龄始让婴儿学习抓握食物,有利于眼手协调和独立能力、自信心的发展。
生长监测
对个体儿童的体重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并将测量值记录在生长发育图中,观察分析其体重曲线在生长发育图中的走向,目的是早期发现生长缓慢现象,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使小儿充分生长。
一、定期、连续、准确测量个体儿童体重 新生儿出生时要测量出生体重,一岁内测5次,1~2岁测3次,2~3岁测2次,每次测量时间最好在小儿出生日期。
二、在生长发育图中描记小儿的体重曲线 每次测量小儿体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