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4.《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 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25.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26. 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 B.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 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27.《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28.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29.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30.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31.1926年创刊的《自然界》的《发刊旨趣》中说: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材料强调的是 A.要用民族化语言解释科学    B.固有经验能推动科技发展 C.科学必须民族化和本土化  D.科学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32.“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从两年前这一天起,……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双十”是我们新中国孕育的日子,“七七”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作者深情赞颂的是 A.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B.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C.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   D.中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33.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电报里开列了10种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一)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二)1918年苏俄宪法;(三)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四)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五)法国1946年宪法。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订 A.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 B.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 C.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D.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 34.《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 A.合作社经济有持久生命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 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35.1972年,陈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那时,“我们对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