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6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及答案

浏阳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三入学测试(历史)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彭晓莉审题人:罗润华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鲁 B.齐 C.燕 D.宋 2、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写到:“(孔子作《春秋》)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孔子作《春秋》的政治目的是 A.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B.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D.维护周礼,力图恢复西周的统治秩序 3、《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 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5、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 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 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6、朱熹指出:“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A.佛学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家 B.佛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不如儒家学说逻辑严谨 C.佛学有独到见解,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无是处 D.佛学杂乱无章,不可能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有所贡献 7、孔子思想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法国 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法国推崇孔子的主要原因是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 B.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C.儒学与“理性”社会核心思想一致 D.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8、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官吏 令 丞 录事 府 史 监事 典事 价人 掌固 人数 1—3 2—6 1—2 3—9 3—16 1—6 1—4 1—10 1—3 官品 六、七品 八品 无 无 无 九品 无 无 无 A.官市的政治属性 B.城市建设的成就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市场管理的规范 1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还有信息革命、能源革命。那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开始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1、有“中国才子”之称的杨度写出《君宪救国论》,非立宪不足以救中国,非君主不足以成立宪。立宪则有一定法制,君主则有一定之元首,皆所谓定于一也政局混乱,共和弊端。 A.清王朝的“预备立宪”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 D.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2、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 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 。 A.私商资本增殖困难 B.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以民为本重视民生 14、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