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达标检测: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VIP

高考历史一轮达标检测: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达标检测: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广东百校联考)“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013成都一模)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3潍坊一模)“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2014·贵港模拟)元朝人称其政治制度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一政治制度(  ) 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4·湖北名校联考)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2013蚌埠模拟)隋唐时官方对曹操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他是大英雄;到了北宋则完全相反,从官方到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以否定为主。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宋代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C.理学发展为官方统治哲学的结果 D.宋代市民文学发展的结果 (2014·广东六校联考)“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 A.重用亲信        B.频换宰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 (2013梅州二模)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2013乌鲁木齐检测)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  )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 (2014·湖南长沙三校联考)“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 (2014·郑州模拟)“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  ) A.通判 B.中书门下 C.枢密院 D.三司使 、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2014·开封模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权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2: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3: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