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学]第五章 气压与大气运动
季风与海陆风的比较 成因 范围 周期 强度 关系 季风 ①冬夏海陆热特性的差异 ②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距沿海几百至上千公里 年 东亚季风是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类似于海风 冬季风类似于陆风 海陆风 日夜海陆热特性的差异 仅距沿海几十公里 日 海风强于陆风 二、山谷风(出现在山区) 白天 近地面气流:山谷 山坡 谷风(上坡风) 夜间 近地面气流:山坡 山谷 山风(下坡风) 山谷风示意图 三、峡谷风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狭窄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四、焚风(出现在山区) 焚风:气流越过高大山体后绝热下沉,在山的背风坡脚产生的干热风,称为焚风。 焚风示意图 利: 初春促使积雪消融。 夏末促使粮食和水果早熟。 弊: 强大的焚风易造成北方小麦空瘪粒现象,在林区易造成森林火灾。 天山南坡、太行山东坡(石家庄)、大兴安岭东坡 第五节 风与农业生产 一、风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一)风可以调节农田小气候 (二)风能传播花粉、种子 二、风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一)风害 (二)风沙害 * (三)惯性离心力 1、定义: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由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空气质点上的力。这个力是物体为保持沿惯性方向运动而产生的,因而叫惯性离心力。 2、惯性离心力:C = v2 / r 3、惯性离心力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由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指向外缘。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速度。 静止 v=0 C=0 直线运动 r=∞ C=0 (四)摩擦力 定义:空气运动时,因气层和地面之间,或气层之间的相互摩擦而使空气运动减速,这种因摩擦作用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 R R=-K V K 摩擦系数 摩擦层 R≠0 自由大气层 R=0 对以上四种力作一个简要总结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是最基本的力,其它力是在空气开始运动后才产生和起作用的。 2、由于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只能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不能改变运动速度。而摩擦力可以改变空气运动速度,不能改变运动方向。 3、赤道附近的空气运动,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空气作近于直线运动时,惯性离心力可忽略不计。摩擦力只在地表面上空1-2Km的摩擦层内起作用,而在自由大气层中可忽略不计。 三、自由大气中的风(R=0) (一)地转风(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的风,C=0) 空气所受的力:G、A 地转风: A=G Vg= -(dP/dn)/2ρωsinφ 结论: ①当空气的密度与气压梯度一定时,地转风的风速与地理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即中纬度地转风大于高纬度。 ②当气压梯度和地理纬度不变时,地转风的风速与空气密度成反比,高空地转风大于低空。 ③当空气密度和地理纬度一定时,地转风的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当等压线愈密时,地转风的风速愈大,等压线愈稀疏,地转风的风速愈小。 ④在北半球,地转风方向平行于等压线,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即遵循白贝罗风压定律。 (二)梯度风( 弯曲等压线的气压场中的风,C ≠ 0) 空气所受的力:G、A、C 梯度风: A+C+G=0 低压 高压 结论: (1)北半球,低压区的梯度风按逆时针方向吹,高压区的梯度风按顺时针方向吹;南半球则相反。 (2)在等压线为曲线的气压场中,梯度风是平行于等压线作等速运动。 (3)北半球,梯度风与水平气压场之间的关系仍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即遵循白贝罗风压定律。 四、近地气层的风—摩擦风( R≠0 ) 1、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的风( C=0) 空气所受的力:G、A、R 摩擦层贝罗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南半球相反。 在摩擦层中,风穿越等压线,向低压偏转。 2、曲线等压线的气压场中的风( C≠0) 空气所受的力:G、A、C、R 在低压中心(气旋)中,气流斜穿等压线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绝热上升,多阴雨天气。 在高压中心(反气旋)中,气流斜穿等压线顺时针向外辐散,绝热下沉,多晴好天气。 五、风的变化 (一)日变化 近地层白天午后最大,夜间和清晨最小; 上层白天午后风小,夜间风大 晴天阴天,陆地海洋 (二)风速的年变化 一般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最大,夏季最小; 我国大部份地区春季是冷暖空气交替时期,所以春季风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