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精美课件.pptVIP

2017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精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新时代的曙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图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这一历史事件又是怎样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的?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 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新课讲授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空前地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大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出路,于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主要著作: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宣传马克思主义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出版工人生活的刊物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随后在北京、长沙、武汉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想一想 综合上述所述,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诞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南陈北李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党纲: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中共一大的召开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浙江嘉兴南湖画舫 “一大”上海会址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小组讨论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想一想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4、中共二大召开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措施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成就 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顶峰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