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共22张).pptVIP

2017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共22张).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3.致蒋经国先生信 第四单元 导入新课 关于台湾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理解文中的文言语句。(重点)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难点) 3.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难点) 讲授新课 走近作者 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讲授新课 写作背景 有文献记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此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原则。三年后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这封书信,劝说他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讲授新课 字词积累 1.读准下面描红字的字音。 咫尺( ) 苟同( ) 悖谬( ) 珍摄( ) 把晤( ) 难辞其咎( ) 同袍( ) 东隅( ) 前仆后继( ) 诠察( ) 毋( )庸 赘言( ) zhǐ gǒu bèi miù shè wù jiù páo yú pū quán wú zhuì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无稽:毫无根据。稽,查考。 何尝:何曾,不曾。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件;灾难。 讲授新课 字词积累 讲授新课 听课文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讲授新课 句子含义 1)局促东隅,终非久计。 居处于东南角狭隘之地,总不是长久之计。 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 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如若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困难烦扰,而且你也难以推卸罪责。 讲授新课 句子含义 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时光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长了,事情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 4)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远望南方的天空,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程等候回音。 讲授新课 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 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 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再次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 从忠孝角度劝说。 从三个角度来说 讲授新课 1.作者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 “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 内容探究 讲授新课 内容探究 2.细读3-5自然段,思考课文中“愿弟慎思”“愿弟再思” “愿弟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 什么作用? 第3段:作者认为祖国和平统一是千秋功业,如果顺应历史而动,将受世人推崇,名留青史;如果逆历史潮流则将难辞其咎。何去何从希望经国谨慎思考。 讲授新课 第4段:作者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都给国家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希望经国先生负起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大任。这也是事关国民党的兴亡绝续,希望经国先生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5段:作者肯定蒋经国先生的一片孝心,希望能扩大为民族感情,实践于统一大业,做个忠孝两全之人。作者从两岸及亚太局势谈起,再谈国共合作的历史及国民党的前途,最后谈到有关忠孝的问题。 内容探究 讲授新课 品味语言 1.“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 载。”(提示: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 既自然地抒发了牵挂惦念之情,又为下文将要进行的劝告作了很好的铺垫。 2.“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 (提示:从全文来看本句的作用) 这是本课中心句。作者围绕着共同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劝说蒋经国先生为这一伟大事业作出贡献。它是从三个方面阐明的:从国家、民族利益,国民党的存亡前途以及蒋家的个人名利考虑来劝说。劝说过程条理性强,结构严密,有力突出了中心。 讲授新课 品味语言 *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