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治、经济(共51张).pptVIP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政治、经济(共51张).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孝感)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1(汉)坐而论道图2(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经济篇 1.农作物品种的变迁 河姆渡——水稻 半坡——粟 蔬菜新品种(西域) 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引入占城稻 棉花种植推广 原始社会 唐代 宋代 二、中国经济发展之农业 西汉:石榴、核桃由西域传入中原 宋元时期:棉花普遍种植 明朝:玉米、甘薯、马铃薯、西红柿 由美洲传入中国 新中国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劳动工具—曲辕犁 灌溉工具——筒车 2.生产工具的变迁——唐朝农业工具的改进 磨制石器、铁器、牛耕。 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主要的水利工程:大运河(隋炀帝)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灵渠 都江堰 4、对农业政策的调整 (1)战国 商鞅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2)新中国 ①土地改革:1950年开始,1952年基本结束 ②三大改造: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④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农民利益 5、农业著作 明朝末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北朝的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科学家沈括 《梦溪笔谈》 1、陶瓷业 半坡人 制造彩陶 唐朝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宋代 江南地区是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 三、中国经济发展之手工业 景德镇是 “瓷都” 2、纺织业 唐代 宋代 丝织技术高超,花色品种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 “号为冠天下” 棉织业由海南发展到东南沿海 三国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天下 元朝 松江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3、造船业 三国 宋代 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4、冶铸业 商朝 青铜冶铸技术高超 南北朝 灌钢法 宋代 煤、铁、铜居世界首位 5、手工业著作 明朝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60年代 “自强” “求富” 前期 后期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四、中国经济发展之工业 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2、状元实业家——张謇 3、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 (53年——57年)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任务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 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 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 重失调。 4、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 ② 开始南移:唐朝中后期 ①南移的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 ③南移完成:南宋时,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 1、原因 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②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生产技术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2、过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五、中国经济发展之商业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唐朝 长安是民族交往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城内坊(住宅区)市(商业区)分开 宋代 开封、杭州(临安)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二、城市 汉代 长安、洛阳 三、货币 秦朝 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四、对外贸易 (1)南宋:设置市舶司,鼓励海外贸易 (2)清朝 :“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表现: 禁海政策; 广州是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管理; 严格限制出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影响: 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经济特区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