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三)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4年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三)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三)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 ) A.-1  B.0  C.-3  D.π 2.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 .x≤-1 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实施新课改以来,某班学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委员小兵每周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分.下表是其中一周的统计数据: 组 别 1 2 3 4 5 6 7 分 值 90 95 90 88 90 92 85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88,90 B.90,90 C.88,95 D.90,95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E(﹣4,2),F(﹣2,﹣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把△EFO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  ) A.(﹣2,1) B.(﹣8,4) C.(﹣8,4)或(8,﹣4) D.(﹣2,1)或(2,﹣1) 7.如图是用五块小正方体搭建的积木,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8.书月活动中,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课外读物.为使课外读物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学校就“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从文学、艺术、科普和其他四个类别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一类),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学校计划购买课外读物6000册,估计学校购买其他类读物大约有( ) A.300 B.900 C.30 D.600 9. 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 6 个图形 有( )个小圆. A.42 B.44 C.46 D.48 10.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边BC上且CE=1,长为的线段MN在AC上运动,当四边形BMNE的周长最小时,则tan∠MBC的值是( ) A. B. C. D.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分解因式8a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月28日15时,据统计大约有19.7亿海内外网民纷纷登陆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向总理提问.将19.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3.一只袋内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没有其它区别),从中任意取出一球,则取得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 14.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的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与已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则x= h时,小敏、小聪两人相距7 km. 1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1,0),B(0,-2), 顶点C、D在双曲线y=上,边AD交y轴于点E,且四边形BCDE的面积是△ABE面积的7倍,则k=____。 16.如图,已知点A是第一象限内横坐标为的一个定点,AC⊥轴于点M,交直线于点N.若点P是线段ON上的一个动点,∠APB=30°,BA⊥PA,则点P在线段ON上运动时,A点不变,B点随之运动,求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N时,点B运动的路径长是___. 三、解答题(共9题,共72分) 17.(本题6分)解分式方程: 18.(本题6分)直线经过点A(1,6)求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 19.(本题6分)如图,∠ABC=∠ACB,∠BAD=∠CAE, ∠ABD=∠ACE, 求证:AD=AE. 20.(本题满分7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 Rt△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7,1), 点B的坐标为(-3,1),点C的坐标为(-3,3). (1)若P(m,n)为Rt△ABC内一点,平移Rt△ABC得到Rt△A1B1C1,使点P(m,n) 移到点P1(m+6,n)处,试在图上画出Rt△A1B1C1,并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为 ; (2)将原来的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Rt△A2B2C2,试在图上画出 Rt△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