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的发情调控技术精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羊的发情调控技术精品

母羊的发情调控技术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张居农摘 要 母羊的繁殖生物工程技术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的核心技术,是保证工厂化养羊高效繁殖的有力手段。本文从母羊的发情调控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应用进前景和与之配套的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 母羊 发情调控 繁殖生物工程   工厂化高效养羊是现代养羊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在养羊生产中广泛采用高效繁殖管理和母羊发情调控等先进技术,才能使养羊业发展成为工厂化生产的高效产业。从工厂化养羊的发展趋势看,高频率高效繁殖是实现高效养羊业的关键技术,也是决定养羊生产效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的首要制约因素。母羊的发情调控技术在现代化养羊生产及生物新技术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母羊繁殖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母羊的发情调控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应用进前景和与之配套的技术应用等作一概述。   1 母羊发情调控理论基础   1.1 母羊发情调控的含义 母羊发情调控包括同期发情和诱导发情。同期发情(SynchronisationOfOestrus)是近年来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中发展起来的新的繁殖控制技术,是由诱导发情(InduceofOestrus)演化而来。所谓同期发情(亦称同步发情),是指借助于外源激素刺激卵巢,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羊的发情周期,使其按照预定的要求发生变化,使处理母羊的卵巢生理机能都处于同阶段,使其在统一的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以便于组织配种。   1.2 母羊发情调控的机理   1.2.1 机能和形态变化 根据卵巢形态及机能的变化,母羊的机能和形态变化可分为卵泡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和黄体期(黄体形成和消失)两个阶段。黄体期血浆孕酮高,抑制卵泡生长。随着黄体的退化,孕酮的撤退,卵泡迅速生长发育,最后成熟导致排卵,母羊表现发情。   绵羊和山羊的卵泡期为2~3天;绵羊的黄体期为14~15天。   1.2.2 发情调控的药物机理 由于羊群中每一只母羊都随机地处于发情周期的任何一天,因此只要破坏黄体或造成“人工黄体期”,同一时间结束黄体功能就能达到发情调控的目的。   延长黄体期的技术方案是给一群母畜同时施用孕酮,抑制卵泡的的生长发育和发情表现,经过一段时间后同时停药。   缩短黄体期的技术方案是应用PGF2a加速黄体退化,使卵巢提前摆脱体内孕酮的控制,于是卵泡得以同时开始发育,从而达到母羊同期发情目的。   两种途径使用的激素性质不同,但都是对黄体功能起调节作用。   2 国内外母羊发情调控研究进展   2.1 国外的水平及动向   国外绵羊同期发情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Robinson开始用注射法使用孕酮对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1964年,Dutt和Casida又做了同样的实验。Robinson(1964)首次采用孕酮进行绵羊同期发情和排卵控制,McCracken、Glew、Scaramuzzi,Baett等和1972年Goding等以及1973年DouRlas和Ginther等首次用PG或其类似物对家畜进行肌肉、皮下或子宫颈注射法进行绵羊同期发情,Gordon(1975)、Colas(1975)、Vipond、King(1979)、Boland(1981)采用FGA(氟孕酮)+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MAP(甲酮)+PMSG、黄体酮+PMSG、PGs(前列腺素)注射和MA(甲地孕酮)、MGA口服等方法在生产实践用于绵羊发情周期的调控。处理的结果是:Macdonnell(1978)用500mg和1000mg黄体酮注射处理,母羊受胎率(CR)分别为50%和63%,埋植的分别为30.2%68.0%.Ainsworth等(1973)采用60mgFGA埋植,CR为60%(53%~73%)。Ainsworth等(1987)、Crosby(1987)、Guhzel(1987)采用35mg和45mgFGA处理,母羊的CR分别为35%~77%、78和84%,而Hunter等(1980)采用FGA处理的CR分别是54.5%、69%和71.08%。采用60mgMAP埋植,Hamra等(1989)获得的CR为50%~80%,福井丰等(1987)的结果为85%。AKaike等(1990)对137只母羊用60mgMAP阴道埋植9天,撤栓时注射PMSG600IU,CR为47.8%,埋植14天的CR为63%。Hamra等(1990)埋植12天的CR为68%。Crosby等(1990)处理13天的CR为45.4%,处理10天(Alkass1990),排卵为1.5~0.8枚,处理13天,撤栓时注射100mgGnRH(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750IUPMSG,CR为64%。口服处理,Goel等(1990)饲喂MGA0.15mg/日,VB1,vA+MGA,MA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