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4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日照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七个大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纸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包扎(zā) 翘首(qiáo) 强弩(nǔ) 解甲归田(xiè) B.炫耀(xuàn) 亲家(qìng) 跛脚 (bǒ) 孜孜以求(zī) C.祈祷(qí) 晌午(shǎng) 昵称(nì) 风靡一时(mí) D.毗邻(pí) 尘滓(zì) 漫溯(sù) 天下喁喁(yó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韬略 寥廓 露马角 卑处一隅 B.攘袂 寒喧 尘芥堆 万念俱灰 C.濡养 契机 文绉绉 黄梁一梦 D.漱口 桀骜 撒手锏 饱经沧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 别无长物了。”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日照这座美丽的城市路面宽阔、建筑大气、绿树成荫。走在大街上,就像置身于一个大公园中。 B.省教委给红旗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字。 C.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D.多年前,有人曾经心惊于油价突破了五元;现在或许人们感慨的是:该咋办啊!油价就要涨到十元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楼市调控政策的坚定不移以及开发商持续不断的打折促销,造成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加重和购买量的下降。 B.我远远地望见王老师搀扶着学生李晓燕走进诊疗室,手里拎着一个红色的书包。 C.海洋生物专家介绍,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其前途不可估量。 D.最近浙江温州接连出现的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老板,不仅给温州企业家的群体形象“抹了黑”,还欠下一笔还不了的金钱债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完全由血统决定。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