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三四章
第二章 鲁迅 第一节 概述 一、生平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籍贯:浙江绍兴 二、思想 1、南京求学时期 进化论 2、日本留学时期 爱国情怀:《自题小像》,弃医从文 以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也有尼采的唯心主义哲学 《文化偏至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尊个性而张精神” 《摩罗诗力说》“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作 3、辛亥革命 《怀旧》 4、五四:第一个高峰 《新青年》编辑 随感录《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小说《呐喊》(《狂人日记》) 新诗 进化论,十月革命 5、1924—1926 第二个高峰 文学团体: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 《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进化论的轰毁,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艺术论》 6、左联 第三个高峰 左联《萌芽》《文艺研究》《巴尔底山》《十字街头》 《故事新编》 7、评价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二节《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一、《狂人日记》 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1918年5月《新青年》 (一)主题思想 1、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 2、揭露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 (二)人物形象(象征意义) 1、清醒的启蒙主义者 反传统:“从来如此,便对么?” 自审精神:自己也是吃人民族的一员 2、启蒙的艰难:自身的软弱 二、《阿Q正传》 署名巴人,1921年12月—1922年2月《晨报副刊》 (一)思想成就: 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展开对农民生活命运的描写 1、辛亥革命前未庄是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和剥削 2、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变为革命党,广大农民还不觉悟,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 (二)阿Q形象 1、精神胜利法 表现:不正视失败者的现实 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软怕硬、健忘、以丑为荣 原因:近代的社会思潮,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 农民自身的奴隶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 意义: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 2、其他性格:主观、狭隘、保守、愚蠢、游手好闲、深恶造反、严于“男女之大防”,排斥异端 3、与辛亥革命 有革命要求,自发的反抗思想 农民式的狭隘报复,取压迫者而代之 三、《呐喊》《彷徨》 1、思想内容 《呐喊》 (1)封建主义吃人的图画 《孔乙己》《白光》陈士成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药》革命者的寂寞夏瑜,群众的愚昧华老栓 (2)农民精神上的病苦 《故乡》闰土“老爷”等级隔膜 《风波》七斤 精神上的辫子没有割掉 《彷徨》 (1)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祝福》祥林嫂 夫权、族权、神权 《离婚》爱姑 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 《伤逝》子君 个性解放的局限 (2)对新知识分子的道路的思考 《伤逝》涓生 《在酒楼上》吕纬甫 《孤独者》魏连殳 黑暗势力的压迫,孤独者、异类 个性解放的局限,动摇妥协,应另寻出路 2、艺术特色 (1)人物塑造 典型化方法: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既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 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征:画眼睛、勾灵魂 表现内心世界:幻觉、潜意识 语言:个性化、潜台词 (2)风格:多重矛盾的融合 客观叙事与诗意抒情 语言动作与心理描写 悲喜交融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不重风月与典型环境,乡土文学 (3)形式的创新 结构:片断连缀 人称:交换运用 叙述:顺序与倒叙 线索:单线与双线 开头结尾: 变化多端 体式:多变 语言:洗练生动,口语与文言 4、地位 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 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从思想革命的角度,揭露了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 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和创新精神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 (一)篇目 《补天》(《不周山》《呐喊》) 《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名为《眉间尺》 (二)人物 《补天》女娲 《铸剑》眉间尺:性格的发展变化 宴之敖:复仇精神的化身 《奔月》后羿:寂寞英雄 《理水》大禹:中国的脊梁 (三)艺术特点:古今杂糅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第三节 杂文 一、概况 1、成就: 杂文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是由于鲁迅的倡导与实践 2、原因: 时代的需要:剧烈的社会斗争需要 杂文的优势:杂文反应灵敏、灵活犀利 作家主体因素:作家对现实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生”的文学使命感 3、杂文内容 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 对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 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和斗争 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