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VIP

北京市顺义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义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 语 文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后只交答题纸。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在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颚下有珠。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也记载,龙具有各种动物的特征。 其实,龙最初只是一个图腾。没有人真正目睹过龙,但因许多灵异的传说,如:龙能隐能显,又能兴云致雨,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于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崇拜龙,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因此,古代许多帝王亦假托龙的神话,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被称为“龙祖”;炎帝是他母亲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史记》说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蛟龙所生。刘邦“隆准而龙颜”,醉卧之时,有人“见其上常有龙”。此类说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于是,龙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又称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在中国龙的出现被视为祥瑞之兆,因此逢年过节时总看得到龙的踪迹,如:舞龙、赛龙舟等皆是。文人们也以龙创出许多成语及俚俗用语,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可知龙的形象是如何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或字义都正确的义项是(2分) A. 潜渊(qiǎn) 屡见不鲜(xiǎn) 兴云致雨(细密) 祥瑞(吉祥) B. 潜渊(qián) 屡见不鲜(xiān) 兴云致雨(招引) 祥瑞(用作凭证的玉器 C. 潜渊(qiǎn) 屡见不鲜(xiǎn) 兴云致雨(细密) 祥瑞(用作凭证的玉器 D. 潜渊(qián) 屡见不鲜(xiān) 兴云致雨(招引) 祥瑞(吉祥) (2)下列文中加点字的笔画顺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与: B.龙: C.有: D.亦: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隆”的解释为: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引申为“高”“升高”。 ②盛,隆盛。引申为“兴盛”,“使兴隆”。“准”的解释为:①一种测量水平的仪器。②标准、准则。③鼻子。 根据词典的解释和这两个字在文中所处的语境和,你推断“隆准而龙颜”中“隆准”的意思是: 。 (2分) (4)根据本文,古代帝王多借龙的传说来巩固皇权,其主要原因是(2分) A. 皇室所用的日常器物与衣饰,皆以龙为装饰 B. 古代帝王的形貌及其出生、死亡,皆与龙相关 C. 传说中的龙神通广大,成为人们心中神圣的象征 D. 龙的形象融入人民的生活中,节庆活动处处可见 2.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时一项重要活动,一支参赛队要在彩旗上印一“龙”字,同时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下列最适合印在彩旗上的一项是(2分) A B C D 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①白云依依,轻风袅袅。②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③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④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⑤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⑥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 A.第②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 B.第③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 C.第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 D.第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 4.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语段(一)先总写“我”从没听说过闰土所讲的这些新鲜事,然后引出对这些新鲜事的具体分说;语段(二)写的是“我”回到故乡再见到杨二嫂却一时没认出来,“我”母亲替“我”解释并断断续续地提醒着“我”。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