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楼学校中华经典朗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楼学校中华经典朗诵

黑赵学校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2010年4月 阳丰乡黑赵学校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遂平县教体局印发的《遂平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我校决定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道德伦理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二是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有效补充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5年级应学会2000个生字,认识2500个生字。把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诵读中,为完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百家姓》(568字)、《千字文》(1000字)、《弟子规》(1080字)等四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776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4月2日----4月10日) 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成立由校长赵锋同志为组长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教务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人员为成员,分工明确,夯实责任。 黑赵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赵锋 副组长:杨新东 成 员:冀俊海 王新房 张俊霞 杨怀杰 王贺国 惠爱勤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4月11日----10月25日) 1、学生每日做到三诵:晨诵,即每天早上学生一代学校就开始诵读;路诵,即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学生以路队为单位,边走边背诵;展诵,即每天放学回家,学生向家长展示相应的诵读内容。 2、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明理、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体系,让每个学生、每位教师、每位家长学会读书,学会感恩,明白事理,拥有爱心,学会做人。 3、丰富活动载体。根据中华诵读经典活动方案,学校利用节假日、板报、学习园地、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活动阵地,开办经典诗文展示专栏,采取学生自主阅读、背诵,集体朗诵、集体背诵,编排演出情景剧,朗诵大赛。设立图书阅读角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 三、诵读篇目 为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必要的诵读篇目,全市统一诵读进度与篇目如下: 本学期: 一年级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千字文》;9—12周,《百家姓》;13--16周,诵读《治家格言》。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二年级 学期开学1—8周,诵读《幼学琼林》;9—16周,诵读《增广贤文》。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三年级 学期开学1—8周,诵读《论语》;9—16周,诵读《孟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四年级 学期开学1—8周,诵读《礼记》;9—16周,诵读《孝经》。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五年级 学期开学1—16周,诵读《孙子》。本学期剩余其它时间,用于复习已诵读过的所有篇目,强化记忆。 四、诵读标准 中华经典诵读关键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和把握。“诵读”即为“出声的读”,通过长期诵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切勿片面认为“诵读”就是全篇背过,进而出现死记硬背、单句背、单节背、先学拼音再背、先释义后背等现象,成为制约经典诵读进度的瓶颈问题 五、诵读时间。 按照统一的诵读进度和篇目,每天固定早晨10分钟,放学在家10分钟左右时间诵读,天天坚持。各班级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次由指导教师签名记录。提倡亲子共读。诵读时最好通篇反复诵读,快速诵读,一气呵成,在规定诵读时间内,学生能自然张口成诵最好,不要求学生会背,不过细讲解。坚决贯彻“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 我校具体的传授时间为单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