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替交替驱在甘谷驿长6油层的应用
目 录
前言 1
1 概况 1
1.1 区域简况 2
1.2 开发概况 2
2储层特征 3
2.1 区域储层地质特征 3
2.1.1 构造沉积特征 3
2.1.2岩石学特征 3
2.1.3 孔隙结构 3
2.1.4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4
2.2 储层流体性质 4
2.2.1 地层水及注入水性质 4
2.2.2 原油性质 6
2.2.3 天然气性质 6
2.2.4 原油的粘温特性 7
2.3 油藏温压系统 8
3 区域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 8
4水气交替区室内外研究结论 9
4.1水、气交替实验 9
5 认识和建议 - 19 -
参考文献 - 20 -
致 谢 - 21 -
前言
甘谷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属低孔、特低渗、低产量的油田,如何提高油井产量,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一直是油田面临的主要课题。2002年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注水先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源紧缺、注不进等问题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区的注水工作开展,为此寻求经济适用的驱替采油技术成为该油田延缓递减率、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
本文根据甘谷驿油田开展的室内外注气实验,对水气交替驱油技术在甘谷驿油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与现场实验相结合,提出对本区超低—特低渗透储层水气交替驱的一些初步认识。
1 概况
1.1 区域简况
甘谷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该斜坡断层与局部构造均不发育,仅局部发育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状构造。
本文实验所取岩心及资料位于唐80井区注水开发区。唐80井区位于甘谷驿油田西南部(图1.1),总面积14.4 km2。本区地形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地面海拔895~1185m,最大高差近300m。
1.2 开发概况
唐80井区主要含油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细分的亚组中长61含油性最好,其次为长62和长63,长64仅局部含油。储层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孔隙为粒间孔和溶蚀孔,局部微裂缝发育。长6油层平均孔隙度7.9%,渗透率平均0.82×10-3μm2,为特低渗储层。油藏主要受岩性、物性控制。局部构造不发育。油藏驱动类型为弹性、溶解气驱油藏。
唐80井区采用不规则反九点法井网同步注水开发,2001~2003年大规模上产,目前有两个小型注水站丛13、丛65,配水间5个,注水井28口,日平均注水量98m3,平均单井日注水量4.7m3,年累计注水量25433.19m3,平均井口压力7.61MPa。受益油井154口,受益面积5.3km2,年累计生产原油22504.3t,年综合含水24.47%,年综合含水上升率2.02%。累计生产原油132132.84t,采出程度为5.10%,累计注水量122021.84m3,累计产液量214442.81m3,累计注采比0.57。地层存在一定的亏空。
2储层特征
2.1 区域储层地质特征
2.1.1 构造沉积特征
甘谷驿唐80井区自上而下钻遇地层为第四系和三叠系延长组[1],长6油层组是该区的主要含油层段,长6各含油层段构造面貌主要为西倾单斜形态,局部发育有由差异压实作用造成的小型低幅度构造起伏。本区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沉积,局部过渡为前三角洲沉积,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
2.1.2岩石学特征
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长6油层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约为75%左右,次为粉砂岩及中粒长石砂岩,分别为16%和9%。主要粒径范围在0.05mm~0.25mm之间。石英含量平均20.4%,长石49.5%,岩屑12.1%,黑云母约为6%。填隙物主要有粘土杂基(3%~10%)、碳酸盐胶结物(3%~20%)及少量硅质、浊沸石胶结物。
本区长6储层砂岩碎屑颗粒多呈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主要粒级细砂的含量一般在75%以上,杂基含量中等。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和孔隙-接触式,颗粒以线接触为主。
2.1.3 孔隙结构
本区长6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有粒间孔、溶蚀孔隙、微裂缝等。其中残余粒间孔占总孔隙的30.0%~50.0%,溶蚀孔隙占20.0%~35.0%,是本区长6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本区长6砂岩孔喉分布不均。排驱压力分布在0.28~1.80MPa之间,对应的最大连通孔喉半径为2.679~0.107μm。饱和度中值压力分布在1.761~8.399MPa之间,中值半径为0.426~0.089μm。平均孔喉半径分布在0.152~1.007μm之间,孔喉均值分布在0.154~0.853μm之间。
2.1.4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本区长6储层渗透率最大值11.59×10-3μm2,最小值0.01×10-3μm2,平均值为0.87×10-3μm2。长6储层孔隙度最大值为15.60%,最小值为1.71%,平均值为8.85%。
本区已有的研究成果(1)表明,储层为中强非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艺术摄影》课件——项目5 无人机拍摄视频.ppt VIP
- HD21.2 S3-1997+A1-2002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热塑性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中文).pdf VIP
- 基于体卫融合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指南(2024) .pdf VIP
- GB_T 18920-20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pdf VIP
- 陀螺仪减震装置及无人机.pdf VIP
- 12J003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实践指南.docx VIP
- 最新医疗器械分类标准目录.pptx VIP
- 风电场项目风机及附属设备吊装工程(混塔风机吊装施工方案).pptx VIP
- DLT 5265_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