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龙镇文化中心基本情况汇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龙镇文化中心基本情况汇报

接龙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汇报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使用和管理,对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我镇综合文化站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接龙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厅等,于2011年6月免费对外开放;投资50万元建成3200平方米的民间文化艺术广场;2010年实施村村响广播工程,实现了17个村广播全覆盖。目前17个村都建起了自控广播站、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2008年接龙吹打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2009接龙傩戏列入市“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0名,区级传承人26名。 二、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保证资金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年均投入达50万元,并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文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反聘文化老干部陈朝友同志长期从事“非遗”保护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接龙吹打》、《乡韵》等理论书籍,聘请专业教师从事全镇七所学校的“非遗”传承工作,传承学生达500余名。 2、打造精品节目,提升文化档次,根据民间传统曲谱改编的《闹春》、《接龙之秋》、《鸭子下滩》等节目先后参加国家、市、区级表演和比赛都获得奖项和好评,并参加了2012年重庆春晚节目录制。 3、扩大传承面,目前我镇已经成立了女子吹打、少儿吹打、村居干部吹打、机关干部吹打等多支特色吹打队,并形成长效学习、培训机制。 4、加强传承人管理和规范机制,出台了一系列传承人管理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传承人积极性,为开展传承“非遗”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5、积极组织和参加文化活动,宣传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接龙吹打仅2011年就参加市区级表演和比赛30余场次,有力地宣传和推动了接龙吹打。2011年12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接龙民间文化艺术节,取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重庆各大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 6、充分发挥了阵地作用,强化文化站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文化下乡、图书借阅、培训指导等常规群众文化活动,并利用基础设施优势在各重大节庆日、农闲时节,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文艺赛事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已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 1、建立规范长效的文化站工作管理制度,确保综合文化站群众免费开放工作,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站职能;完善村级文化管理机制,为了保证村级广播室,文化室、农家书屋等能正常动作,我镇落实了村级文化活动经费和专职人员,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使村“二室一屋”管理走上规范化。 2、建立考察学习交流机制。为了开拓视野,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学习外区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镇每年都要组织文化干部外出学习和考察文化工作,并与武隆镇火炉乡结为文化友好镇进行民间文化交流,两乡镇多次进行文化活动交流。 3、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把“非遗”传承工作、文化工作纳入镇、村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年度目标考核体制,建立了多支吹打队学习、培训队伍,建立了机关干部、村居干部等学习吹打的奖惩制度,并在年底进行综合考核及评定,将考评结果与村干部的工作晋升考核紧密结合。 4、优化文化站队伍建设机制。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引进具有文艺特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充实队伍,发展农村编外文化队伍、传承人队伍,发动当地有文化热情的“农村文化带头人”,建立文化中心户,参与到乡镇文化工作中,并制定一年一评制度,对完成和开展文化活动好的人和队伍给予表彰。 四、文化产业及园区发展状况 1、筹建接龙民间文化产业公司。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生存发展之路,引进文化产业公司对民间文化进行艺术包装和打造,把接龙吹打投入文化市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接龙吹打能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乐器制作基地。拟在荷花村建立民间文化乐器制作基地,主要以借助现代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五、文化发展困难 1、缺乏专职人员,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中心编制10人,在岗6人,没有从事“非遗”传承保护专职人员,不能保证传承工作开展和文艺节目排练,目前到各学校传承“非遗”的专职教师只有一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2、缺乏文化活动设施,目前除了民间文化广场、多功能室外,没有正规的、开阔的排练室,遇到天晴落雨天无法进行吹打乐排练。 3、经费投入不够。由于镇财政紧张,不利于文化事业建设的运行和发展。 2012年3月3日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