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模板]第二讲新闻传播的要素组合上1
第二讲 新闻传播的要素组合 提纲挈领 一.媒介生产的“把关人”——新闻传播者 二.受众——被售卖的注意力资源 三.“媒介即信息”——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变迁 扩展的新闻传播模式(基于社会互动): 一.媒介生产的“把关人”——新闻传播者 ■ 媒介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得新闻传播者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制造者的社会角色。 延伸理解:“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 ◇狭义和广义的新闻传播者 ★影像作品中的新闻传播者 ■走近媒体看新闻工作者 编辑主导型:国外日报编辑部结构及角色分工 记者主导型:《南方日报》编辑部组织结构图 1.谈谈你对新闻传播者职业特征的认识? 新闻传播者素质及行为禀性决定新闻品质的优劣 鲁豫语录: ◆ “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 ◆ “如果你想讨所有人的喜欢,你一定是个失败的主持人,你只能做你自己。” ◆上场录制节目的沟通就是我们的第一次,把新鲜感留在台上。否则录制前沟通,“会破坏现场的感觉”。 对比:陈鲁豫与王志的职业风格 鲁豫:让你“舒服”,自然地“说出你的故事”,言辞柔和,有强烈的主管情感,客观的洞察有所遮蔽。 2.你觉得新闻传播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是什么? □电视节目赏析:《鲁豫有约》 二.受众——被售卖的注意力资源 1.理解“受众”内涵的变迁 受众的定义——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在新闻传播中主要指报刊的读者、广播电视的听众和观众、网络媒体的“网民”。 受众内涵的四度扩张过程: □演讲的听众(观看表演的人们) □书刊读者(印刷术的发明和流行) ——第一度扩张 □传播学意义的读者(大众化报纸诞生) ——第二度扩张 □阅听人(电子媒介的问世) ——第三度扩张 □资讯消费者(网络媒体的勃兴) ——第四度扩张 ■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受众”的变化: A.传统受众:从“孤立的个体”到以意见领袖为中介的“小群体”(离散结构) 意见领袖:经常使用大众媒体、参与更高层次的社交活动、自认为对别人有影响、自认为承担他人的消息来源和顾问之角色。(地域上有共同性) (1)个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游离分子,而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并与他人互动; (2)他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和回应不是直接即时的,二是经过这些社会关系的中介并受其影响的。 (3)每一个人并非同等重要,有积极主动接受媒体信息和从他们接触中寻求指导。 启示:大众媒体并非在社会真空中运作,而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的一个切入点(input),并且要与其他思想、知识和权力源进行竞争。 B.第一代虚拟社区受众:以话题为中心的“群集”(圈式结构) 主要指向互联网中的第一代虚拟社区,一开始是以“新闻组”这种技术为平台,之后BBS成为主要的社区平台。(新闻组、BBS) 特点: (1)从地域上的共同性转向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 (2)社区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边界由社区的进入机制决定),加入某个社区会有明显的行为标志,如要在社区注册、有社区名称; (3)人们的互动是通过“话题”来进行的; (4)有较为明确的身份意识,集体交往比较多,有助于社区的归属感的形成,易于形成群体。 C.新兴社会网络的受众:关系链条上的“关系”群(链式结构) 主要指SNS网站、豆瓣、即使通信等的用户关系。 特点: (1)没有明确的边界,互动不需要通过话题,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所形成的关系链条,如“标签”功能(建立在内容的联系上)、“好友”功能(建立在人际关系的认同上),社区就是靠这些“链条”和“纽带”来产生,编织出复杂的社会社会关系网络; (2)社区是动态的,不断扩展的,多变态势; (3)相对灵活、松散,成员的集中交往不多,更多的是一对一之间的个别交往,群体意识较难形成; (4)话题讨论不占主流,但通过相关链条人能产生相互影响,人际传播占主导地位,但是不断扩展的人际传播链条也能产生社区传播的效应,激活社区成员的群体意识和行动。 2.受众决定新闻传媒的发展命运? 收视率V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