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梅雨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峰梅雨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论文

五峰梅雨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1966-2015年五峰国家基本站(110°40’E ,30°12’N)5-8月份的逐日降水量和NOAA 500hPa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110-125°E)确定梅雨特征指数。就近五十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梅雨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五十年入梅日期呈现偏晚趋势,出梅日期呈现提前趋势,典型梅雨期长度缩短,梅雨强度指数M减弱。近50年五峰县典型梅雨期降水量R呈现减少的趋势。入梅日期迟于历年均值6月24日的年份5-9月降水量偏大,1980年和1998年5-9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分别偏多五成和四成。 关键词:梅雨;划分标准;年际变化; 1 引言 每年6-7月份我国江淮地区梅子黄熟时期,时常阴雨绵绵,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梅雨季节;而且在这段时期空气湿度很大,衣物和日常生活器具很容易发生霉变,所以叫“霉雨”。梅雨是初夏时期,自我国长江中下游至黄海直到韩国、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 也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非常重要的降水现象。 梅雨的形成及其强弱与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东亚季风以及西风带长波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关系密切。 因为每年这些大尺度天气系统的进退时间、进退速度、强度等都不一样, 梅雨锋系的大小和维持的时间的不同, 导致了历年梅雨到来的早晚、梅雨期长度和梅雨期雨量的多少差异很大, 直接导致这一地区干旱或者洪涝的形成。 因而梅雨形成及特征变化趋势研究一直受到气象工作者的重视, 进行过许多方面的探讨[1-4]。 每当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这两类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布局、水利和交通等产业破坏性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1978年的长江流域特大干旱和1991、1998年的洪涝灾害。我国学者对江淮流域旱涝灾害的广泛研究得出[3-4]江淮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爆发,在全国,夏季的旱涝灾害均集中在江淮流域地区,其中很大程度的旱涝灾害是由梅雨期间的降水异常引发的。另外,江淮地区入梅日和出梅日的提前或推迟与梅雨期降水量的多少息息相关[4]。对入梅日期和出梅日期的预测不但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布局,还有利于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安排工作,减少由于干旱洪涝灾害带来的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下文简称五峰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西南部,2014年耕地面积40.29万亩,粮食生产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 苗期、 拔节期、 抽雄期和灌浆期淹涝都会造成玉米减产[5]。本文对近50年五峰县的梅雨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梅雨特征的年际变化。 2 资料与梅雨特征标准 2.1 资料 以1966-2015年近50年五峰国家基本站(110°40’E ,30°12’N)的5、6、7、8月份的逐日(20-20时)降水量作为基本资料来分析五峰县的梅雨特征。 2.2 梅雨特征量标准 徐群[2]在近期重新完善和调整了梅雨期的划分标准,本文采用徐群[2]修订的新标准划分梅雨期并计算梅雨的特征参数。 入梅日标准:如区域集中雨期出现时,候平均500百帕图上110—130°E处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开始连续两侯≥20°N,则此时出现的雨期称为梅雨集中期。 出梅日标准:西太平洋副高在110—130°E处脊线位置如连续两侯≥26°N,同时该两候在非雨期内,则在其前梅雨集中期后的第一天为出梅日。 梅雨集中期:如区域集中雨期出现时,候平均500百帕图上110—130°E处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开始连续两侯≥20°N,则此时出现的雨期称为梅雨集中期。 典型梅雨期长度:指梅雨期内的雨期,其典型梅雨期长度为这些雨期的天数(两个雨期之间的日数不计)。 梅雨集中期长度:指入梅日(含入梅日)到出梅日(不含出梅日)之间的天数。 梅雨强度:赵振国[6-7]等提出梅雨强度用梅雨强度指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M = L / L0 + [ ( R / L )/( R0 / L0 )]/ 2 + R / R0 式中L为某一年典型梅雨期的长度(天数),L0为历年典型梅雨期的平均长度;R为某一年典型梅雨期内五峰站年总降水量,R0为历年典型梅雨期五峰站降水量的平均值;(R/L)为梅雨期内平均日降水强度,(R0/L0)为历年典型梅雨期平均日降水强度的平均值。M的标准值[7]确定为M= 1.00+0.50+1.00 = 2.50,梅雨强度按表1的等级标准来划分。 表1 梅雨强度划分的标准 强度等级 强 正常 弱 符号表示 M界值 + ≥2.88 0+、0- 2.87-2.12 - ≤2.11 通过对近50年五峰县入梅日期及出梅日期作相应趋势分析,以及对近50年五峰县梅雨期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