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信息与通信]三极管13.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与通信]三极管13

2.1 双极型三极管 2.1 双极型三极管 两种类型:NPN和PNP 双结型三极管BJT结构 外部条件: 工作原理 1、工作条件: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 2、过程: 1)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流 Ie。 2)基区部分电子空穴复合。 形成复合电流 Ib 3)大量基区电子 被集电区收集, 形成集电极电流 Ic 1) Ie= Ib + Ic 2)设: α为共基极电流放大倍数 α=Ic / Ie 则有:Ib=(1-α)Ie Ic/Ib=α/(1-α)=β β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 3) β= — ;α= — 三种组态 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NPN型为例) 2)、共集电极连接 输入端 b C; 输出端 C e 3)、共基极连接 输入端 e b; 输出端 c b 3.1.3 特性曲线 3.1.3 三极管的VA特性曲线 1)、共发射极输入特性:Ib=f (UBE)|UCE=常数 输入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曲线 2)、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Ic=f( UCE)|IB=常数 不同的IB有不同的IC; 3.1.4 参数 分为三大类: 1. ICBO O(Open) 2.共基~ α=?IC/?IE? VCB=const (3)极限参数 ①ICM IC上升时 ?会下降, ?下降到线性放大区?值的70%时所允许的电流。 ③反向击穿电压(V(BR)XXO) 1.V(BR)CBO—— 发射极开路时的 集电结击穿电压。 BR(Breakdown) 由PCM、 ICM和V(BR)CEO在输出特性曲线上可以确定三区: 2.1.5 三极管的安全工作范围和温度稳定性 1)、安全工作范围: 2、三极管的温度稳定性 2.1.6 半导体三极管的型号 国家标准对半导体三极管的命名如下: 3 D G 110 B 表02.01 双极型三极管的参数 2.1.1 放大的概念 基本组成如下: 三 极 管T 负载电阻Rc 、RL 偏置电路VCC 、Rb 耦合电容C1 、C2 2.3 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 2.6.3. BJT电流源电路 用普通的三极管接成电流负反馈电路,即可构成一个基本的电流源电路。射极偏置放大电路就具有这一功能。 Rs rbe Re 输出电阻 ro=Re// rbe 1+ ? 当RS=0时 (加压求流法) 射极输出器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1, 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 演示: 2.6.2. 共基极电路 1. 静态工作点 直流通路与射极偏置电路相同 2.三极管的简化微变等效电路 等效 e b c e b c rbe ic =?ib 请注意如下问题: ⑴ 电流源为一受控源,而不是独立的电源。 ⑵ 电流源的流向不能随意假定,而是由ib决定。 ⑶ 该模型仅适用于交流小信号,不能用于静态分析和大信号。 2.4.2. 用H参数模型分析放大电路 1. 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 动画演示 (1)画出放大器的交流通路 (2)将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用h参数等效电路代替 2、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 rbe Rb RC RL 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 rbe Rb RC RL 3、输入电阻的计算: 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 当信号源有内阻时: rbe Rb RC 所以: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0 0 4、输出电阻的计算: 根据定义 求:1. 静态工作点。 2.电压增益AU、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0 。 3. 若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如 下失真 ,是截止还是饱和 失真?应调节哪个元件?如何调节? 解:1 . Ic VCE 2. 思路:微变等效电路 AU、Ri 、R0 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作点由UBE、?和ICEO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变化。 Q变 UBE ? ICEO 变 T 变 IC变 2.5.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3.5.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温度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