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UG有限元分析第9章
6)模式1下云图查看 展开【模式1】、【位移-节点的】,双击【幅值】节点即可在窗口出现模型在第1阶频率97.20Hz共振时的变形云图,如图所示。 第1阶约束模态整体振型云图 7)模式2下云图查看 展开【模式2】、【位移-节点的】,双击【幅值】节点即可在窗口出现模型在第2阶频的变形云图,如图所示。 第2阶约束模态整体振型云图 8)模式3下云图查看 展开【模式3】、【位移-节点的】,双击【幅值】节点即可在窗口出现模型在第3阶频的变形云图,如图所示。 第3阶约束模态整体振型云图 * 9)退出后处理导航器 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命令,保存上述操作成功的计算结果;单击工具栏中的【返回到模型】命令;单击资源条上的【仿真导航器】图标,返回到仿真模型环境。 本实例中其他计算结果和显示模式请参考随书光盘Book_CD\Part \Part_CAE_Finish\Ch09_frame\文件夹中相关文件,操作过程的演示请参考影像文件Book_CD\AVI\Ch09_ frame _AVI。 * 10)自由模态与约束模态分析 通过上述对副车架系统的自由模态与约束模态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同一个结构,在自由模态与约束模态下求解的频率与振型完全不同,因为约束的施加,改变了系统的刚度,导致系统频率与振型发生变化;约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模态结果;自由模态反映了系统本身结构的固有属性,而约束模态更能反映结构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模态特性。 * 9.4本章小结 (1)本实例以工程车辆中副车架系统联接结构的模态分析为对象,重点介绍了装配体结构的模态分析处理方法,依次计算了结构的自由模态和工况模态,并且对比分析了两种模态方法对模态参数的影响,阐述了两种方法的使用区别。 (2)介绍了装配体的两种处理方法,即非关联FEM装配方法和FEM装配方法,再通过本实例非关联FEM装配模型的操作练习,在实践中灵活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可以为大型装配件做结构分析提供基础。 (3)在上述基础上可以进行结构模态优化分析,比如以整个模型的重量最小为目标,以控制某个频率范围为约束条件,以非重要尺寸为设计变量,对整个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具体可以参加第3章所述 第9章 装配体结构模态分析实例精讲——副车架分析 本章内容简介 本实例以某工程自卸车副车架结构为计算对象,进行车架联接装配体的模态分析,计算该装配结构在无约束条件下的自由模态参数与在约束条件下的约束模态参数,对识别装配体模型的自由与约束模态参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也为后续进行装配组件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基础参数。 本章节主要内容: 问题描述 问题分析 操作步骤 本节小结 9.1问题描述 在车辆设计中,副车架作为车身主要质量的直接承载体,在工程应用中承受多种复杂载荷,如承载卸料时举升作用产生的集中力与满载时传递全部受力到主车架,是决定整车寿命的关键结构部件,如图所示。车架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会加速某些零部件的损坏,影响整体性能的发挥,增加运营与维护成本,因此对副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对其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对进行整车动力性能分析,降低整车振动,减少部件的疲劳失效有着重要的作用。 工况条件 车架由钢结构件焊接而成,使用Steel材料,约束工况按照副车架安装到车辆主车架上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副车架纵梁与主车架的联接设计通常采用U形夹紧螺栓或联接支架联接,使副车架与主车架纵梁紧密贴合,以发挥其增强作用),重点考察多个部件装配在一起的车架系统模态参数,要得到该车架的自由模态参数(前10阶)及该车架在工作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前4阶),具体计算工作如下所述: (1)计算车架系统(焊接联结)自由条件下的结构模态(前10阶) (2)计算车架系统(焊接联结)约束工况下的结构模态(前4阶) 9.2 问题分析 在第8章实例中介绍了单个零部件的模态分析方法与思路,本章与上一章不同之处是分析的对象不再是单个零部件,而是由若干个零部件按照某种装配关系装配在一起的装配体,本章实例中使用的装配关系为粘结,主要模拟各个部件焊接在一起的效果,如果部件间存在滑移,需要接触关系中定义摩擦系数并设定非线性接触参数; 结构的模态频率只和它的质量与刚度有关,在几何尺寸、材料属性确定的情况下,影响结构模态频率的只有刚度,一般来说与材料的弹性模量、部件间的接触关系、所受的约束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变会改变结构的模态参数。目前NX中还不能计算施加预应力或预载荷条件下的结构模态,读者分析实际项目时要注意模态分析的使用范围。 9.3 操作步骤 9.3.1 结构自由模态的求解 建立副车架系统的FEM模型 创建FEM的仿真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最新整理]SolidWorks工程图尺寸与注解.ppt
- [2018年最新整理]SolidWorks驱动方程曲线的绘制.doc
- [2018年最新整理]SolitaryExcitationsofDipolarBosonsinOpticalLatticeunder.ppt
- [2018年最新整理]SOPC系统设计与实践知识点.doc
- [2018年最新整理]SolidWorks高级曲面制作教程.ppt
- [2018年最新整理]SOLIDWORK和CREO及UG软件功能说明.ppt
- [2018年最新整理]spc培训教材.ppt
- [2018年最新整理]SPC基础教程.ppt
- [2018年最新整理]sorry,我只是个app运营致每一位APP运营,以及我们所热爱的APP.doc
- [2018年最新整理]SPC基础知识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