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化生]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理化生]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课 题】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过程和方法--- 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动物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 型】新课。 【教 法】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教 具】与本节实验相关的用品。 【教学过程】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3、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1、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以足部肌肉伸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足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 2、为什么龟、鳖等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速度较慢? 四肢不发达,不能完全将身体抬离地面。 3、当猫、狗、鹿、马等哺乳动物漫步行走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缓慢跑动时,四肢是如何变化的?当快速奔跑时,四肢变化又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青蛙、袋鼠等善于跳跃的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种运动方式相适应? 青蛙的后腿较长,能跳到自身长度的12倍;袋鼠的后肢很发达,能够连续跳跃,最多能跳到自身长度的5倍远。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板书设计】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 (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 爬行 奔跑 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 (滑翔) 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三、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作业设计】 1.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的倒退运动与火箭升空相似。 2.靠伞部缩伸而倒退运动,又有“水中的温柔杀手”称号的动物是_________。 3.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青蛙善于跳跃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水螅的体形呈对称辐射型,这样的身体有利于_________。 5.鹅、鸭、天鹅、野鸭的趾间都有_________。 6.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_________;鱼的身体呈纺缍形,这有利于_________。 7.将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这时鱼有水中的运动_________。 8.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的摩擦,某同学在蚯蚓的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油膏,结果是蚯蚓_________。 【课后小记】 【课 题】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 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过程和方法--- 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2、骨的成分和特性; 3、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躯体运动的形成。 【课 型】新课。 【教 法】探索、讨论、阅读 【教 具】与本节实验相关的用品。 【教学过程】 一、骨 1.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 三部分。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2.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 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 二.骨的成分的探究 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有机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3.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进行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实验处理材料。 三.骨连结——关节 1.上述各个关节活动的方向是否相同,你认为这种特征与人的运动功能有什么关系? 不同。大腿运动依靠髋关节,小腿运动关节依靠膝关节。这是与人直立行走和下肢要承受体重相适应。 2.思考关节有哪些结构与其灵活性及牢固性相适应。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