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云南数万村民冒死盗采黄龙玉盗洞长达百米
云南数万村民冒死盗采黄龙玉 盗洞长达百米(图)
2015-01-25 00:13:17 来源: 央视
分享到:
15153
黄龙玉主要产地
盗采者在山体上打出一个个矿洞山体满目疮痍
接近10米的石料堆白花花的花岗岩暴露在外
盗采者用竹片塑料布木条支起的简易帐篷
云南深山满目疮痍!数万村民冒死盗采黄龙玉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黄龙玉自2004年发现以来,迅速声名鹊起。盗采者粗放开采致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防护措施简易,危险重重。】
黄龙玉产地盗采者蜂拥而至挖出的盗洞长达百米
2015年1月15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位于小黑山东南角的团坡村,这里采挖出来的黄龙玉被称为团坡料。团坡料石因稀少和有着中国水墨山水画意境,这几年价格一路飙升,倍受追捧。当记者向村民们询问是否还有人在山上挖玉时,村民们的这样回答了我们。
村民:外地人多,本地的不多。洞开得多,挖到的不多。贴钱的多,赚钱的不多。
村民们告诉记者,在当地,一直以来采挖黄龙玉没有什么窍门,因为不具备开采玉石的专业知识,往往是哪个地方挖出玉,大家都一窝蜂地凑上去。在村民们看来,上山挖玉更像是一场豪赌,挖洞采玉的钱也是东拼西凑来的。
村民:大家都是都拼股,一股算一千(元)或两千(元)。一个洞赔上二三十万元的也有。
村民告诉记者,采挖黄龙玉不仅累,而且很危险,尽管在挖洞时,尚未出现矿洞塌方,但是一氧化碳中毒倒是时有发生。
村民:外地过来偷挖的,有几个一氧化碳中毒。
在村民看来,当地的黄龙玉已经面临枯竭,由于黄龙玉越来越稀缺,所以,盗采者开始四处打洞,很多时候,洞挖的很深,也发现不了黄龙玉的踪迹。就这样,盗采者在山体上打出一个个矿洞,整个山体被挖的满目疮痍。
杨学安,矿山秩序整治工作组队员,他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山上寻找黄龙玉的盗洞非常多。在这个洞口记者看到,盗洞的上方是一个接近10米的石料堆,白花花的花岗岩暴露在外,沿着小道,记者爬上了石料堆的顶端。第一眼看见的是堆放在一旁的木材和盖在木材上的塑料布,整个现场破烂不堪。
这是私挖黄龙玉的盗采者在现场留下的东西,杨学安告诉我们,这些盗采者支起帐篷,就在洞口住下来。由于当地一直打击非法盗采黄龙玉,所以,很多盗采者闻风就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翻过废弃的帐篷,记者来到了盗洞的入口,这是一个看上去不足1.5宽的狭窄山洞,洞口处的铁门被锁了。
杨学安:当时挖的洞。大概有深几百米了,上百米了。
0.5平方公里聚集万名盗挖者 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盗洞
调查时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到,黄龙玉的价格可谓是翻着跟斗不停地涨,也正是由于利益的驱使,私挖乱采一直屡禁不止。盗采者疯狂盗洞,采挖黄龙玉。致使当地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时任龙陵县安监局局长的侯德升,出任小黑山主矿区的工作组的组长,回忆起当年的私挖盗采黄龙玉的场景时,当时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侯德升:这一片不到0.5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大概聚集了1万人左右,而且到后来已经发展到有黑恶势力在山上强买强卖,打架斗殴。
这是2010年财经频道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一幕,在这段流域内支着数以千记的蓝色帐篷。当地村民把一段河道圈起来后,用抽水机抽干水,就开始挖掘黄龙玉。
随后,在杨学安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另一个黄龙玉盗洞,这个洞距离盗洞1000米左右,村民在半山腰上挖了一个五米宽的平台。
记者:这也是一个盗洞。这里面有多深?
杨学安:快两百米了。
杨学安告诉记者,他们也很无奈,作为矿山秩序整治工作组队员他们没有执法权,再加上针对黄龙玉私挖乱采行为,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就算警察来了,当时也只能劝诫。
杨学安:以前没有法律,没有办法。只能劝导。
记者深入漆黑盗洞:山体仅用几根木头支撑 没有鼓风机就会缺氧
那么盗采者挖出的盗洞究竟是什么样呢?
踩着冰冷刺骨的泉水,在杨学安的指引下记者往盗洞深处走去,这个盗洞高度大概在一米七左右,花岗岩的山体上,布满了被风钻留下的钻眼。山体里一根突起铁杵引起了
记者:他们当时的条件应该是特别的简陋。
杨学安:简陋。
记者:这里面要是没有鼓风机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杨学安:不行,太缺氧了。
杨学安告诉记者平时村民们在凿山挖玉的时候,整个山体都在震洞,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想象在这种非岩石结构的山体里,盗采者居然用简单的几根木头支撑马上要塌下来的碎石和泥土。
记者:居然用木头支撑,这样太简陋了,就没有别的防护措施了?
杨学安:没有。
在盗洞里,周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当走到100米的时候,盗洞里突然出现一条岔路,杨学安告诉记者,村民们也是沿玉脉开采,发现玉脉不见了,就会换个方向继续开凿。经过一个铁门后,黑压压的盗洞,令人透不过气来。
杨学安:没到。
杨学安:还有80米。
记者:这就拿木头这么顶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地震演练脚本.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第7章 物质结构基础.ppt VIP
- Kyocera京瓷ECOSYS M4125idn_M4132idn操作手册.pdf
- 含糖透析液对血透病人的影响.doc VIP
- RADWIN5000安装调试指南.doc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ppt VIP
- 体育康养与自然疗法的结合研究论文.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医学人文及医患沟通》-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公共课答案.docx VIP
- 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异性影响.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