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含答案.docVIP

苏教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语文期末复习专题《》(1)瘿瘿瘿瘿楯楯楯楯好弋,使烛邹主鸟僚皆叹服公宽厚。 公帅定④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然公须,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吏鞭之,亟呼视之曰:“勿较,渠⑤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注释】①韩魏公:韩琦,北宋大臣,封魏国公。②大名:古地名。③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④定:古地名,即定州。⑤渠: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以锦衣置玉盏其上( ) ②尝夜作书( ) ③烛然公须 ( ) ④公恐吏鞭之( ) 2.下列选项中与“公以百金答之”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之市         B.驱之别院 C.楚之水土使人善盗      D.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句子 公遽以袖拂之,而作书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选文表现了韩魏公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九)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③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③责:通“债”,外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 ②扶而道苦之( ) ③我固尝闻之矣( ) ④恐其父之不能反也(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B.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 C.欲遇而刺杀之 D. 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翻译句子。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4、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十) 王羲之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诣门生家 ( ) ②因书之 ( ) ③又尝在蕺山 ( ) ④姥初有愠色 (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羲之笑而不答 A.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B.而子敬先亡(《人琴俱亡》) C.敏而好学(《论语八则》)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翻译下列句子。 (1)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