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ppt

【2018年最新整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第三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介绍 一、概念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名称采用中文通用名称和英文国际非专利药名中表达的化学成分的部分,剂型单列;中成药采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三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介绍 二、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三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介绍 三、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 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 四、药品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 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 第三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介绍 五、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 由卫生部负责组织; 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咨询和评审工作 ; 由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管理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 。 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 阿司匹林 aspirin 1999年3月6日是阿司匹林正式诞生100周年的日子,也是德国拜尔(bayer)公司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felit hoffmann)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dreser)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我国于1958年开始生产。 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1.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作用及用途] 1. 解热作用; 2. 镇痛作用; 3. 消炎抗风湿作用; 4. 抗血栓形成作用: 阿司匹林的神奇功效 近年研究证实,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口服0.5~1.0毫克的阿司匹林,能够对眼底视网膜和基底膜以及其他组织脏器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可防止角膜组织僵硬,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出现。 美国《医师健康研究》揭示: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了44%,而患有糖尿病的男性,其心脏发病率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国外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有预防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作用。 美国研究发现,按时服用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类)治疗或预防其他疾患(如关节炎、心脏病)的患者,一般不会患老年痴呆症。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长达10~19年的人,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下降了30%;用药时间超过20年以上者,其发病率会下降44%之多。 ?英国对500名25~35岁女性试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较晚,而且皮肤显得光滑柔嫩。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 大多数研究艾滋病的专家认为,阿司匹林也许能在控制艾滋病的多药物疗法中起到重要作用。 阿司匹林使用的八不宜 溃疡病人不宜使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者。 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有部分哮喘患者可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严重者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 饮酒后不宜用,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 不宜与某些药同用,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反应;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