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注塑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第3章 注射模塑成型 3.3 注塑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3.3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用来将注塑机喷嘴射出的塑料熔体导向模具型腔的一种系统。 浇注系统的作用,是将塑料熔体顺利地充满到模腔深处,以获得外形轮廓清晰,内在 质量优良的塑料制件。因此要求充模过程快而有序,压力损失小,热量散失少,排气条件 好,浇注系统凝料易于与制品分离或切除。 浇注系统设计好坏对制品性能、外观和成型难易程度影响很大。因此,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①浇注系统与塑料件一起在分型面上,应有压降、流量和温度分布的均衡布置 ②尽量缩短流程,以降低压力损失,缩短充模时间; ③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避免产生湍流和涡流,及喷射和蛇形流动补缩; ④避免高压熔体对型芯和嵌件产生冲击,防止变形和位移, ⑤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方便可靠,易与塑料件分离或切除整修容易,且外观无损伤 ⑥熔合缝位置须合理安排,必要时配以冷料井或溢料槽; ⑦尽量减少浇注系统的用料量; ⑧浇注系统应达到所需精度和粗糙度,其中浇口须有IT8级以上精度。 3.3 普通流道浇注系统 1.浇注系统组成 2.主流道的设计 3.分流道的设计 4.冷料井和拉料杆的设计 5.浇口设计 6.浇注系统的平衡 3.3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的设计 1.浇注系统组成 ①主流道 指由注射机喷嘴出口起到分流道入口止的一段流道。它是塑料熔体首先经过的通道,且与注塑机喷嘴在同一轴线。 ②分流道 指主流道末端至浇口的整个通道。分流道的功能是使熔体过渡和转向型腔模具中分流道是为了缩短流程。多型腔注射模中分流道中为了分配物料,通常由分流道和二级分流道,甚至多级分流道组成。 ③浇口 指分流道末端苟模腔入口之间狭窄且短小的一段通道。它的功能是使塑料熔体加快流速注入模腔内,并有序地填满型腔,且对补缩具有控制作用。 ④冷料并 通常设置在主流道和分流道转弯处的末端。其功用为“捕捉”和贮存熔料前锋的冷料。冷料并也经常起拉勾流道凝料的作用。 2.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设计要点: ①为便于从主流道中拉出浇注系统的凝料以及考虑塑料熔体的膨胀,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为2°~4°,对流动性差的塑料,也可取3 °~6 ° ,过大会造成流速减但易成涡流。内壁粗糙度为Ra0.63μm。 ②主流道大端呈圆角,其半径常取r=1~3mm,以减小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 ③在保证塑件成型良好的情况下,主流通的长度尽量短,否则将会使主流道的凝料增多,且增加压力损失,使塑料熔体降温过多而影响注射成型。 ④为了使熔融塑料从喷嘴完全进入主流道而不溢出,应使主流道与注射机的喷嘴紧密对接,主流道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凹坑,其半径r2=r1+1~2mm,其小端直径D=d+(0.5~1)mm,凹坑深度常取3~4mm。 ⑤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的塑料熔体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所以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以使选用优质钢材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注塑机喷嘴与主流道衬套接触方式 球面接触 主流道衬套中心、定位环中心、注塑机喷嘴中心,三心必须同心。 主流道衬套结构形式 主流道衬套与定位环 主流道直径: ① 经验公式 大端直径 式中 V-流经主流道的熔体体积,cm3 K-因熔体材料而异的常数。 ②根据主流道内熔体的剪切速率推算。 根据经验公式: 其中: qV值为注塑机对该种塑料的额定注射量V 的60%~80%。除以注射时间之值。 3.分流道 分流道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 —般开设在分型面上,起分流和转向的作用。 (1)截面形状 (2)分流道直径 前提:分流道的剪切速率 =5×lO2 ~ 5×lO3 S-1。 (3)分流道布置 平衡式布置 非平衡式布置 浇注系统无论是平衡式或非平衡式布置,型腔均应与模板中心对称,使型腔和流道的投影中心与注射机锁模力中心重合,避免注射时产生附加的倾侧力矩。 分流道表面粗糙度,常取Ra>0.63~1.6μm。以增大外层流动阻力,避免熔流表面滑移,便中心层具有较高剪切速率。 (4)分流道系统分类 Ⅰ.分流道系统与塑件连接在一起,脱模后将其分离。 Ⅱ.分流道系统与塑件自动切断,然后分别脱出模具。 Ⅲ.分流道系统自动从塑件上切断,但仍保留在模具中。 根据分流道与浇口的分离情况,分为: 4.冷料井与拉料杆的设计 作用:用来储藏注射间隔期间喷嘴前端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塑件的质量。 冷料井有两种,一种是纯为“捕捉”或贮存冷料之用;另一种是还兼有拉或顶出凝料功用。 (1).冷料井 设置在主流道末端或各分流道转向位置,甚至在塑件型腔末端也设置冷料井。冷料井应设置在熔料流动方向的转折位置,并迎着上游的熔流。其长度通常为挠道直径d的1.5~2倍。 ①卧式或立式注射机用模具的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盗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460115 智能光电制造技术.docx
- [美国时代周刊]Time2012-06-25.pdf VIP
- 中医医疗医院设备配置标准.pdf VIP
- 陕2023TJ 077《住宅厨房、卫生间装配式L型构件排气道系统图集》.pdf VIP
- (完整word版)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doc VIP
- 三+《品质》(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课标下体育中考项目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x VIP
- 新员工入职适应期的评估体系与职业发展建议.docx VIP
- 第三周(9月15日)国旗下讲话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