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研究成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淀粉酶研究成功

ZHou Fang-zhen 2011.9 在生物工程中,有一位魔术师——酶工程。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在它的指点下,协调地演奏起一章章如诗如画的生命交响曲来,世界因此而生机勃勃、色彩斑斓。它又如熊熊燃烧之炬,点燃生命之火,使生命的光辉照耀千秋万代。 望“酶”止渴 酶这么神奇,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酶工程怎么出现的??…… Contents of chapter 1 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 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 公元前12世纪周朝,人们酿酒,制作饴糖和酱。 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 西方国家19世纪对酿酒发酵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 直到1897年,德国巴克纳Buchner兄弟发现发酵与细胞的活动无关。从而说明了发酵是酶作用的化学本质,为此Buchner获得了第7届(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1896年,日本的 高峰让吉(Takamine Jokichi 1854-1922)首先从米曲霉中制得高峰淀粉酶,用作消化剂,开创了有目的的进行酶生产和应用的先例。 1878年, 给酶一个统一的名词,叫Enzyme,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其意思“在酵母中”。 后来对酶的作用机理及酶的本质做了深入研究,1926 美国的Sumner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1947年诺贝尔奖) 1970 美国的Smith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1979年诺贝尔奖) 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核酶(ribozyme),这一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开辟了酶学研究的新领域, 现已鉴定出4000多种酶,数百种酶已得到结晶,而且每年都有新酶被发现。 酶的应用历史 1908年,德国的罗姆制得胰酶,用于皮革的软化。 1908年,法国的波伊登(Boidin)制备了细菌淀粉酶,应用于纺织品的退浆。 1911年,美国的华勒斯坦(Wallestein)制得木瓜蛋白酶,用于除去啤酒中的蛋白质浑浊。 1926 美国的Sumner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1947年诺贝尔奖) 此后,酶的生产和应用逐步发展。然而在50年代以前停留在从微生物,动物或植物中提取酶,加以利用阶段.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生产工艺较繁杂,难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949年,用液体深层培养法进行细菌淀粉酶的发酵生产,揭开了近代酶工业的序幕。 50年代以后,随着生化工程的发展,大多数酶制剂的生产已转向微生物流体深层发酵的方法。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50年代:开始了酶固定化研究。1953年德国科学家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与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了固定化酶。 60年代,是固定化酶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1969年,日本的千烟一郎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出现了“酶工程”这个名词来代表有效利用酶的科学技术领域。 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在美国召开,当时的主题即是固定化酶,进一步开展了对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的研究。 1973年,千烟一郎首次利用固定化的大肠杆菌细胞生产L-天冬氨酸。 1978年,日本的铃木等固定化细胞生产 α -淀粉酶研究成功.所以说,70年代是固定化细胞技术取得进展的时期. 80年代,固定化细胞已能用于生产胞外酶,因此,80年代又发展了固定化原生质体技术,排除了细胞壁这一障碍。 在酶的固定化技术发展的同时,酶分子修饰技术也取得了进展。 60年代,用小分子化合物修饰酶分子侧链基团,使酶性质发生改变; 70年代,修饰剂的选用、修饰方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此外,对抗体酶,人工酶,模拟酶等方面,以及酶的应用技术研究 ,在近20年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使酶工程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显示出广阔而诱人的前景。 酶工程是一项利用酶、含酶细胞器或细胞(微生物、动物、植物)作为生物催化剂来完成重要化学反应,并将相应底物转化成有用物质的应用型生物高新技术。 酶学(Enzymology)和酶工程有什么区别? 都是以酶作为研究对象,两者有密切关系,但是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酶工程是指酶的生产和应用的技术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酶的发酵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分子修饰、酶和细胞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属于技术性学科。 酶学是酶工程的理论基础,酶工程是酶学理论在工程方面的实际应用。 化学酶工程 生物酶工程 生物酶工程 酶学和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3个方面: 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克隆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