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水土保持林抚育1.docxVIP

【2018年最新整理】水土保持林抚育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水土保持林抚育1

油松形态特征叶2针1束,罕3针1束长度在0.5cm以下,老叶叶鞘外表常被薄粉层;两针长度相等,为10cm~15cm,边缘有细锯齿,下表面有纵向排列的气孔线。分布分布于我国北部及西部,为我国特产树种,主产华北。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喜光树种:4~5年后必须全光照,阳坡分布。抗寒性强:-30℃~-35℃。400~900降雨量。适生于森林棕壤,褐土。深根性树种,但可塑性强。喜欢酸性至中性土壤,PH7.5,生长不良。生长特性5年以前生长很缓慢;5~10年高生长加快;10~15年高生长迅速期;15~20年径生长迅速期。造林技术造林地选择:低海拔应该选择阴坡,半阴坡;高海拔(800米)阴坡阳坡均可栽植。造林地整地:鱼鳞坑整地;穴状整地;水平阶整地。提前一年整地。造林密度:296~444株/亩。树种混交:侧柏、山杏、刺槐、栓皮栎、紫穗槐等。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春季、雨季、秋季造林);穴植(穴大根舒,深栽、实埋),丛起丛植。抚育管理:连续三年除草松土,除草主要在5月上旬。幼苗规格科属高度(cm)冠幅(cm)米径(cm)地径(cm)分枝点(cm)价格(元/棵)松科松属3011200.5落叶松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90厘米。树皮灰色、暗灰色或灰褐色,皮沟深,纵裂成片状脱落,落痕为紫红色;折断后断面深褐色;肉皮淡肉红色。分布高海拔区域,天然林垂直分布海拔为1500~2600米。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喜光性强:比油松更强;1年生后必须是全光照。耐低温性强:适应性强:118~999mm降雨量。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处。寿命长:可长达200年。生长迅速:前5年生长较慢;5~10年高生长迅速;10~15年径生长加速,可持续到20~30年。造林技术造林地选择:800米以上,基本上是阴坡;坡度在5°至35°之间的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整地方式:鱼鳞坑、穴状、带状、机犁沟整地。提前一年整地。苗木选择:用材木必须是2年生一级苗,公益林一级和二级均可。造林密度:株行距1×2~2×2;一般为110株/亩,50株左右/亩(砍伐时)。造林地条件较差地区可以适当加大造林密度。树种混交:云杉(青、白杄)、油松、枫香、鹅掌楸等。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春季、秋季);雨季适合容器苗造林。抚育管理:连续三年除草松土,除草主要在5月上旬。幼苗规格科属高度(cm)米径(cm)冠幅(cm)地径(cm)价格(元/棵)松科落叶松属505001侧柏形态特征:树冠幼时尖塔形,老时广圆形;叶全部鳞片状,先端微钝,对生。分布特征分布广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温带树种:年降雨量在300~1600mm,8~16℃。适应性强:土壤要求不严格,在酸性、中性和碱性钙质土中均能生长,pH值为7~8时生长最旺。耐涝能力弱:较耐寒,能适应干冷气候,也能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生长,耐修剪。喜光、喜温:浅根性树种:须根很发达,能吸收土壤间隙水分。生长特性:初期生长较慢,20a后株高生长较快,60a左右材积增长加快,而且持续时间长。造林技术造林地选择:低山、低海拔(1000m以下)阳坡或者半阳坡。整地方式:鱼鳞坑(70×50×30cm)、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等整地方式。提前一年整地。造林方法和造林季节:植苗造林,春季、秋季均可,雨季造林成活较高。随起随植,1~2年生丛起丛植。造林密度:2.0m×1.5m(乔木),2m×1m(灌木)。混交树种:油松、樟子松、山杏、黄连木、刺槐、紫穗槐、黄栌、小叶锦鸡、沙棘等。抚育管理:幼林地当年应除草3次,以后每年2次连续3~4a。幼苗规格科属高度(cm)米径(cm)冠幅(cm)地径(cm)分枝点(cm)价格(元/棵)柏科侧柏属1300001.75刺槐形态特征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分布特征低海拔树种,400m以下最佳。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喜光:适应性:水分:500~900mm温度:不耐寒冷养分:耐贫瘠湿度:不耐水湿盐碱度:有一定的耐盐,0.3%以下抗风能力:弱造林技术造林地选择:15°以下山坡中下部的中厚层土的山地、平原细砂地或沟谷坡地的阴坡或者阳坡。整地:提前一年。平原采取全面、带状、穴状等整地方法,山地用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及鱼鳞坑等,盐碱地修筑台田、条田和开沟筑垄法整地。密度:0.5×1m~1×1.5m。混交造林:杨树、臭椿、旱柳、苦楝、白榆、紫穗槐、麻栎、侧柏等带状混交。造林方法:带干栽植,截干造林。春、秋季植苗造林,栽前截干,留干长10~15厘米,修剪伤根、冗长根。栽植时,在反坡的地平面部位,刨深25厘米的穴,将苗木放入穴内,使根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