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一节 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论 ;;;简单对比;★举例: 在裸露的臀部上画国旗、 住宅不受侵犯、 留长头发、 在校园里与恋人接吻、 领取奖学金、 参加投票选举。;;;;■公民权(利) ■“公民权”的外文:rights of citizen(含义:某一个国家中拥有国籍的人的参政权) ●有一个错误的例子:Civil rights → 公民权(利)?;(3)理解:第三个要点 ◆主要是私主体针对公权力(如国家)所享有的权利。 ◆主要指:A、公权力不得不当侵犯,包括通过立法不当侵犯;B、私权利必须予以保护,包括通过立法予以保护。;;4、基本权利的宪法地位 ◆对基本权利的确认与保障,是整个宪法价值体系的核心之所在。 人权规范:宪法中的“实体法”部分; 授权规范:宪法中的“程序法”部分; ;(二)基本权利的基本性质;;;(三)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1、一般主体;国籍的取得方式;★我国《国籍法》: ●第四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为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B、继有取得(归化naturalize);其他国家:人权的一般享有主体;●通说认为: A、基本属性不同 公民:法的概念;人民;政治概念 B、用语内涵不同 公民━━━━外国人; 人民━━━━敌人;C、内涵特征不同 公民:可指单个人(可辨析的个体) 人民:混沌的整体,不可辨析(异于英语中的people) D、总体范围不同: 公民>人民 ;2、特殊主体;法人和外国人;;3、特定主体:享有某种或某些具有特定的基本权利的主体。 A、妇女、老人、和儿童等享有特定权利的主体 B、特定情况下的权利主体,如犯罪嫌疑人,受庇护的外国人 C、“集体权利 ”的主体;4、关于“集体权利”;现代的看法: ▲1977年联合国通过《关于人权新概念决议案》,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民族和国家的权利和基本自由; ▲主要是国际人权法上的概念(仍有争议); ▲在宪法学上,可作为“特定主体”。;二、基本权利的类型;(一)学理分类;1、洛克的分类 其实早在17世纪英国人洛克所写的《政府论》中,这种分类的尝试就已经开始了。 ▲洛克:提出了“生命、自由和财产(estate)”的说法,这其实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学理分类。;洛克分类的影响:;2、耶利内克的经典分类;四种内容:;归 类;3、柏林的二分法;芦部信喜的三分法: Freedom from State、 Freedom to State、 Freedom by State。 ;4、“三代人权”说;第四代人权?;(二)解释学意义上的分类;实用性;;本案争执;新中国较早出现的宪法分类;;3、林来梵分类;白大褂案中所主张的权利之类型分析:;▲本案中白大褂上所书的标语,也涉及人权的类型问题。其中,“住房所有权不许剥夺!”的说法,诉诸的其实是私有财产权;“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说法,诉诸的则是住宅不受侵犯的自由,但如果仅仅针对拆迁行为而言,则不存在该类型的人权受到侵犯的问题。;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与界限;1、基本权利保障的方式;;C、特点:违宪审查制度 D、实质:依据宪法规定并通过宪法自身的制度而实现。;;;C、典型 ●普鲁士宪法(1850年) ●德国俾斯麦宪法(1871年) ●魏玛宪法(1919年);;2、我国的保障方式;资料:我国宪法基本权利条款中的法律保留条款(仅三条);●但是,实际上,法律制度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实践显示:倾向属于相对保障方式 原因与表现: 第一,宪法虽然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宪法监督,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具有实效的违宪审查制度;;第二,由于宪法的人权规范非常简约,适用时需要具体化,法院又不能在司法中引用并加以解释,为此,只好依赖普通的法律法规去加以具体化。 ;对法律的依赖=信赖:;;“地域歧视”案(2006年);进阶方向:;(二)基本权利的界限;1、限制的原因;2、限制的方法(以美国为例) USA:尽管这个国家把言论自由列入宪法第1修正案,确立了“不得立法侵害”的原则,甚至赋予“优越的地位”,但实际上也照样在法规范的世界里予以限制。;具体方法:;“明显且即刻的危险”(clear and present danger)基准;机场:请勿开玩笑!;3、基本权利界限的特征;(1)、界限的相对性;没有界限的权利 ;;(2)、界限的具体性;4、基本权利界限之表现形式;;罗伊(女)未婚先孕,想堕胎,但她所居住的州法规定不能堕胎,否则构成犯罪,只可到其他州做手术,遂起诉这部州法侵犯了她在宪法上所享有的一种隐私权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