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半记不记梦觉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半记不记梦觉后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元愁情倦时。 拥衾侧臥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 ?安乐窝,在洛阳市洛阳桥南洛河之滨的安乐窝村。原为我国宋代理学家邵雍寓居之处。他在富弼、司马光等人的帮助下,于天津桥南购置五代节度使审琦故宅,为屋三十余间,园内有清流、竹林、花木、石洞、石楼等。邵雍亲题居室名曰“安乐窝”,并自号“安乐居士”,过着隐士生活,著书立说,留下《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著作。 ? ?? ?此诗作者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康节,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后居洛阳。邵雍写于安乐窝中的诸多诗篇,大都是显意直言之作,而这一首却写得蕴藉含蓄,意味隽永。全诗字面平易,但不易参透,须细细品味。 ? ?? ?前二句写梦醒后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既单纯又复杂,既直率又曲折,多层次,多侧面,但毕竟是单纯的,是一种丰富后的单纯。“半记不记梦觉后”,《庄子?齐物论》说:“觉而后知其梦也”,作者正是在体验这一种境况。“半记”,肯定了;“不记”,又否定了。朦胧中彷彿有所记忆,一闪念反而又遗忘了。这是一种好象矛盾对立但却正是和谐统一的心理状态,这是在不强记、不执意、漫不经心、任其自然的情况下才有的一种心境。“似愁元愁情倦时”,这是梦醒后的第二种心理侧面。“似愁”,好象肯定了,“无愁”,又明确否定了。梦里的内容大约与愁有关,醒来后一时还处于半自觉的状态,一动不动,似乎有所愁,但是邵雍是个理学家,又有道家思想,淡泊名利仕途,稍加清醒,便感到“无愁”,不值得愁。“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是他的人生哲学。“似愁无愁”,是他“情倦时”的微妙心态,“情倦”二字很妙,这是一种很深的感情体验。确实感情也有疲倦的时候,他在刚过去的一场梦中可能付出了大量的感情。睡眠是由于生理的疲倦,醒来后又体验着感情的疲倦,感情疲倦了,就趋于平静了,就处于一种不动感情、淡然无挂的状态了。到此,两句诗必作一句看,“梦觉后”正是“情倦时”,“半记不记”与“似愁无愁”两种多层次的心理因素是浑然融合于一体的心理状态,这就是一个清高避世者朦胧初醒时那种恍惚迷离、若即若离的自在心态。 ? ?? ?诗的第三句终于托出了人的形体外貌“拥衾侧臥”,而且补写出与上述心态并存的意念“未欲起”,表现了他对这种心态体验的有意无意的留连。三句都在写人,诗只剩一句了,似乎也只有就人来写了。但最后一句突如其来,一笔宕开,“帘外落花撩乱飞”,一种普通平常的景物,安排在特定的情况下,一下子震动全篇。轻轻的一笔,画面顿活,境界全出。如果缺少了这帘外落花的陪衬,画面决不会如此生动,何况不仅仅是陪衬,落花更是画中生命的一部分。此中的意味究竟何在呢?作者没有直接说破,他已经满足于这种感受,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我们似可体会为:花自为花,我自为我,花自纷飞,我自安臥,两无罣碍。或可体会为:花飞自是无意,我臥自是忘情,无意与忘情,相应相融。还可体会为:花本静而反为动,人本动而反为静,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相反相成。更可体会为:人一觉初醒,先是迷离恍惚,若忘自我,接着意识到自我(拥衾侧臥),继而意识到物的存在(帘外落花),大自然在悄悄发生变化,不禁心有所动,于是,意念由我及物,移情于物,顷刻间花再不为花,我再不为我,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即是到了“太上忘情”的境界了。 ? ?? ?全诗浑然天成,以意境取胜,别有韵致。语言先密后疏,变化自如,而且不顾前三句有拗句之嫌,纯取自然。我们领会诗意,不能离开作者的基本心态,他热爱大自然,追求安乐生活。“灯前烛下三千日,水畔花间二十年。”“闲吟闲咏人休问,此个功夫世不传。”这就是他的生活情态。司马光最了解他,深知此诗情趣与艺术上的微妙,所以特别“爱之,请书纸帘上”。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