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doc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课堂】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 学案: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doc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论述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探讨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1 大家平时看过古希腊神话没有?中国的神话故事呢?你觉得古希腊神话中天神的形象、性格与中国神话中天神的形象、性格有何不同? 古希腊神话中轻神性、重人性的特点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后来通过古希腊哲学和文艺复兴发展成为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叫做人文主义。   新课导入●2 展示北京奥运会图片,本届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引出奥运的故乡希腊,追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基础达标 1. “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冷,有人感觉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观点属于 (C) A. 陆王心学 B. 宋明理学 C. 智者学派 D. 启蒙思想 解析 该材料反映了以人的感觉作为衡量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 2. 西方社会思想史以普罗泰格拉为创始人,这是因为普罗泰格拉是第一个把某个主题加以研究的人。这个主题是 (C)                    A. 人的周围世界   B. 人的道德价值观 C. 人和人类社会   D. 人的尊严和解放 解析 根据教材“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观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C选项。 3.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B) A. 柏拉图 B. 普罗泰格拉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解析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心中有花便有花,心中无花便无花,花在心中而不在身外。智者学派则以人的感觉作为衡量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有相似之处。 4. (冲A)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到前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 佛陀关注心灵智慧的觉悟 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 解析 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5.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C) A. 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 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解析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C正确。苏格拉底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创立了逻辑学的是亚里士多德。 6.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该言论出自 (B) A. 梭伦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伯利克里 解析 从“善恶”、“行善”、“无知”等词语可以判定是苏格拉底的言论。 7. (2014年宿迁模拟卷)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进而提出“美德即知识”。中国先秦时期持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王阳明 解析 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的思想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8. 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 (B)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伏尔泰 D. 马丁·路德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自己的生活”、“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道德秩序”等,判断为雅典思想家苏格拉底的言论。 9. (判断正误)“正义、道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此观点意在强调“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