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ter5土壤质量监测
Chater5土壤质量监测
? 教学目的
①土壤的概念;
②土壤组成和土壤背景值;
③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监测方案规范;样品的采集、加工与预处理标准分析方法;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土壤组成和土壤背景值;
教学方法
课内安排2个学时。
教材:262-289;
讲授提纲
Chater5土壤质量监测
5.1 土壤基本知识
5.1.1 土壤的组成
地球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逐渐破坏成疏松的、大小不等的矿物颗粒(称为母质)。 而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多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演变而成的。土壤组成很复杂,总体来说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5.1.1 .1 土壤矿物质
( 1 )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
2 )土壤机械组成 0.02— 2mm )、粉沙粒 (0.002— 0.02mm ) 和粘粒 ( 0.002mm ) P263 表 5
5.1.1 .2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也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基础,它与土壤矿物质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 土壤有机质绝大部分集中于土壤表层。在表层(0—15或0--20cm)土壤有机质一般只占土壤干重量的0.5--3%,我国大多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1--5%之间。
(或基团)组成的。 Mn2+、Cd2+、Hg2+、Fe3+、A13+等离子。
腐殖质的相关作用: * 对重金属的吸附、络合、离子交换等作用,可使土壤中某些重金属沉积。据报导,腐殖质熊强烈地吸附土壤中H82+、Cu2+、Pb2+、Sa2+等离于。 * 腐殖质对有机磷和有机氯等农药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剖析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得知,它可降低农药的蒸发量,减少农药被水淋洗渗入地下量,从而减少了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土壤还具有净化解毒作用。但这种净化作用是极不稳定的。
5.1.1 .3 土壤水和空气
土壤水的概念:是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土壤形成过程起着决定作用。 土壤水非指纯水而言,而实际是含有复杂溶质的稀溶液,因此,通常将士壤水及其所含溶质称为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主要供给源。 土壤水的来源有大气降水、降雪和地表径流,若地下水位接近地表面(约2 - 3m),则地下水亦是上壤水来源之一。
5.1.2 土壤的基本性质 (参见多媒体課件)
5.1.3 土壤污染源 (参见多媒体課件)
5.1.4 土壤污染的特点 (参见多媒体課件)
5.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参见多媒体課件
5.3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5.3.1土壤样品的采集
( 1 )污染调查
( 2 )采样点布设
(3 ) 采样深度
4 )采样时间
5 )采样量 1 -2Kg 。因此对所得混合样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塑料袋或布袋内,贴上标签备用。
( 6 )采样注意事项
1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 )将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记录;
3 )现场填写两张标签,写上地点、土壤深度、日期、采样人姓名等,一张放入样品袋内,一张扎在样品口袋上。
5..2 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
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样点选择必须包括主要类型土壤,并远离污染源,而且同一类型土壤应有 3 - 5 个重复样点。
5..3 土壤样品的加工与管理
土样的风干(参见多媒体課件)
磨碎与过筛(参见多媒体課件)
土样保存 (参见多媒体課件)
5.4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根据测定项目不同,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5.4.1土壤样品分解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和有机质,使待测元素进入试样溶液中。
(一) 酸分解法
称消解法,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常选用的方法。常用混合酸消解体系,必要时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加速消解反应。
(二) 碱熔分解法
将土壤样品与碱混合,在高温下熔融,使样品分解。
(三) 高压釜密闭分解法
将用水润湿、加入混合酸并摇匀的土样放入密封的聚四氟乙烯坩埚内,置于耐压的不锈钢套筒中,放在烘箱内加热(一般不超过180℃)分解。
(四) 微波炉加热分解法
将土壤样品和混合酸放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置于微波炉内加热使试样分解的方法。
5.4.2土壤样品提取方法
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受热后不稳定的组分以及进行组分形态分析时,需要采用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常用有机溶剂、水和酸。
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用新鲜土样。称取适量土样放入锥形瓶中,放在振荡器上,用振荡提取法提取。对于农药、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1 主体分部质量评估报告.doc
- B2C企业网络运营发展的探讨电子商务论文.doc
- B2C物流配送的研究送新方法的研究.doc
- B2C电子商务发展q前景_毕业论文.doc
- B5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 B6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登封锦鹏大厦.doc
- bantil韩语论文,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请务必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doc
- BAT专业人才流向分析报告.docx
- BEC高级真题 3.doc
- BIM助力工程造价行业发展与变革 暨广联达BIM平台应用之旅.docx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340.3-2025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1-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pdf
-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284.5-2025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pdf
最近下载
- 软件设计服务合同.docx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