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川区的历史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的历史 电厂学校·八(1) 魏倩雯 平 川 区 的 历 史 简介 平川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106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30913。代码:620403。区号:0943。拼音:PingchuanQu。平川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红会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 基本概况 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是1985年随白银市恢复建立而成立的市辖区。距兰州市130公里,东与会宁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北部均与靖远县相连,西与景泰县为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1347米至2858米,总面积2106平方公里,辖6乡3镇2个街道办事处。居住着汉、回、满、蒙等11个民族,总人口19.3万人。 平川区境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交汇的地区。现境内有汉、回、满、蒙、藏、苗、彝、壮、布依、瑶、东乡、裕固等12个民族。全区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95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3%,回族2725人,满族93人,蒙古族76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共和镇兄弟村及驻平川各厂矿企业单位。 历史文化 汉武帝时代,在今平川区水泉乡中村一带设有渡口——鹯阴口,是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其后千余年,鲜卑、羌、党项,鞑靼等少数民族相继驻牧境内,而鹯阴作为会州州治、平凉郡郡治,为会州境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白银市境内最早设置的县之一。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在 打拉池胜利会师,在水泉、打拉池成立了农会、为白银市境内最早建立的革命政权之一。区内有省、地级文化保护点15个,红山古寺、屈吴春障、黄湾石刻、月河晚照、将军故墓、北武当山等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经过多年的交融和积淀,形成了一支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创作人才队伍,一批有实力的书画家多次在全国及至国际上获奖,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纪念馆及外宾收藏。 自然地理 位置疆域 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区政府所在地西南距白银市93公里,距省城兰州185公里。地处东经104°24′~105°51′,北纬36°18′~37°00′之间。全区面积21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的0.36%。区政府驻地宝积镇向阳村。 地形的总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长91.5公里,南北宽75公里,由西北向东南呈一狭长地带,阶梯状多台阶地形。境内最高峰屈吴山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最低处水泉乡野麻村红麻湾,海拔1347米,高低差1511米。西部旱平川与东部西格拉滩为盆地式缓坡平川。由西向东甲盔山、水泉尖山、喀拉山、碑南泉、黄家洼、屈吴山构成平川区山脉的骨架,虽少林木葱郁之景,不失峻拔崎险之象。 地质 平川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地质构造主要为向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帚状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烈,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新生代第四纪时期以来,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层分带性明显,发育完整,成因类型也比较复杂。第四纪沉积物的发育属于陆相沉积,包括河流冲积相,塬梁地区风成黄土,山前洪积相及断陷带内的冲洪积相等四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下的沉积物。 境内地质构造自远古代前寒武系至新生代第四地层均有出露,以第四系覆盖面积最大。已探明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淘系、志流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黄家洼山及屈吴山前有寒武系的加里东中期花冈闪长岩、奥淘系灰岩、大理石、侏罗系的烁岩出露。 气候 平川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腹地,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障,东南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因而降量少,气候干燥。北近腾格里大沙漠,地域开阔,无高山阻隔,西伯利亚寒流易于入侵,故冬季寒冷且长,风沙霜冻危害频繁。境内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形成东南、西北两个不同的气候带。全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干旱多风。 平川区年平均温度8.2°C,最高年平均温度9.8°C,最低年平均温度7.9°C;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 为21.3°C;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平均为-8.6°C;极端最高气温达34.1°C,极端最低气温-23.2°C。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最长达170天;霜冻初日为9月30日,平均终日为5月11日。海拔最大相对高差1511米,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形成四个不同的气候区。 土地 全区总土地面积2106平方公里,合315.9万亩,其中耕地26.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3%,人均耕地3.4亩,高于全省人均耕地2.4亩的水平。耕地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