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翔: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2013报告.ppt

李霄翔: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2013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霄翔: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2013报告

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思考 自我规划 环境分析 寻求突破 更新观念 职业发展 “老师,怎么才能学好英语?” “说清楚”与“讲明白” 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思考 “老师,怎么才能学好英语?” “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What can I do for you?” Diagnostic compete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an English teacher 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思考 “说清楚”与“讲明白” 解读1. 两者均涉及语言表达技能但反映出不同的思维定势、认知方式、交际策略 说清楚:自我为主(我知故我教) 讲明白:以学生为主(我教故我知) 大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思考 “说清楚”与“讲明白” 解读2. 两者体现了一个教师发展的路径 说清楚:新手,就事论事(照本宣科) 讲明白:成熟,经验加感悟(核心竞争力) 如何应对挑战 挑战源于: 主观因素: -- 教学观念和综合素养 -- 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客观因素: -- 单位人文氛围和环境 -- 变化迅速的外部环境 如何应对挑战 -- 以环境为研究对象 ☆在信息化社会中,当信息化作为教育的一种 辅助手段时,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教育信息化;当信息化成为教育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时,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便是信息化教育。 ☆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是个观念更新、技术发展、教育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如何应对挑战 -- 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90后新生代成长特点 90后新生代认知特点 ☆ 同一时间内承担多重任务Multitasking ☆ 感官式学习和快速反馈诉求 Sensory learning and quick rewards ☆ 柔性化与选择性 Flexibility and choice ☆ 互动式、体验式 Interaction (R. Oxford, 2008) 如何应对挑战 -- 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中国90后新生代成长特点: 一方面有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有中国中小学教学的痕迹 对体验、交互活动在心理和策略上有更多地认同 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更强力 ☆ 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定性、定量) ☆ 教师主动策划、指导、示范教学实践活动 如何应对挑战 -- 以课程为研究对象(大学英语为例) 应用型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应用 技能类 课程 专门 用途类 课程 人文 素质类 课程 双语类 课程 语言 知识类 课程 如何应对挑战 -- 以教材为研究对象 所选用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色 学生、课型与教材 出版教材与自编教材(多品种、小批量) 出版教材的裁剪与组合 教材与教案、脚本 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材的衔接与整合 如何应对挑战 -- 以教学为研究对象:信息化时代教学特点 ☆自由想象的空间 freedom of thought; ☆多种选择的机会 options; ☆个性化 customization; ☆柔性化 flexibility; ☆选择性 choice; ☆非线性 nonlinearity; ☆“做中学” “体验式” learning by doing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思考 -- 以教学为研究对象: 信息化时代学习者外语学习需求 不论具有什么类型的学习风格和使用什么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每一位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需要: ☆ 丰富的和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信息; ☆ 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 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 ☆ 及时、高质量的对语言输出的反馈信息; ☆ 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R. Oxford) 如何应对挑战 -- 以教学为研究对象 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式学习、任务型学习、案例学习、探索性学习、教学相长等丰富着教学过程 -- 以职业发展为研究对象 发展趋势与“学术结构性调整” 教学型与教学研究型 核心竞争力 视野、洞察力与高屋建瓴、顶层设计 如何应对挑战 寻求 职业发展最佳路径 一、背景和环境分析 研究型、卓越化、国际化 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 二、角色转换:知与教之关系(Empathy) 三、职业悟性:多听、多看、多请教、 多实践、多反思(永不固化) 四、职业规划:需求决定供给; 未雨绸缪;职业核心竞争力 五、个体和团体的行动! 如何应对挑战 个体和团体行动 寻找标杆,及早入行(A benc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