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doc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山西的产业结构和地域环境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加强发展环保产业,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已成为全省人民的心愿和建设和谐山西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山西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 山西长期以来“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虽然作为国家的能源大省,支援了全国建设,却把污染、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极为严重。近年来,我省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但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依然难以得到明显改观,生态指标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2006年山西人均水资源 268.1立方米,在全国居第25位;森林总面积208.19万公顷,在全国居第27位;森林覆盖率13.29% ,在全国居第23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63平方米,在全国居第27位;省城太原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气为261天,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倒数第三。在10个重点城市监测的56 眼水井中,32% 的水质超过三类标准。相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的水体污染已经由地表水扩大到地下水、岩溶泉水,并开始对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形成威胁。特别是我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地,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苯并芘,空气中最高值超标1.9 倍至9倍,水源中最高值超标374 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在2007 年召开的第七次全省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综合各方面数据来看,我省已成为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从三个主要环境因子来看,全省城市大气质量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地表水劣V类水质占到62%,位居全国倒数第二,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居全国第一。” 情况危急,形势逼人,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我省能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偿还历史欠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关系到和谐山西的建设和人民的生存,更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百姓温饱问题解决后,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必然提高,如果生态环境系统不能为民众持续地提供资源、能源和清洁的空气、水等环境要素,我们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相背离的,调整思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改善生态环境这一对矛盾,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提高人均GDP增长的质量,是建设和谐山西面临的长期任务。 二、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社会影响分析 省环保局提供的相关资料表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既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又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污染、高能耗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了资源约束,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是典型的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80%以上。由于大规模开发的消耗和无序开采的破坏,加之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粗放,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严重、煤炭、铁矿、铝土矿等传统矿产资源已出现短缺,煤炭资源可采、预可采储量仅为702亿吨,50%以上的铁矿石需要进口,进口量已占到全国的18%;全省万元GDP综合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矿产资源平均回采率仅为44%,小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左右,每开采一吨煤平均损耗煤炭资源2.5吨,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损耗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矿产资源达8吨;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煤层气约110亿立方米,全省焦炉煤气年排空量达80亿立方米,有100万吨焦油、50万吨附产化工原料被白白浪费掉。另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土地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省水资源总量只有142亿立方米,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成为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因素。1949-2002年,全省耕地总资源量减少了56万公顷,人均耕地资源拥有量减少了57%。资源约束将替代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二)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山西的长处在煤,短处在水,煤和水的关系是典型的“木桶理论”型关系。在自然资源丰度上, 山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 ,世界平均水平的4% 。在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高耗水、高污染尤其是破坏水资源的采掘工业成为山西的主体产业,水资源消耗、损耗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的直接排放,破坏了水源,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更是雪上加霜。在山西现有的河水资源中,几乎所有的河道都受到了污染,受污染的河道长达3753公里,其中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