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选修
《中国传统文化》
导 论
一、基本概念1、文化:
A、对“文化”一词的考察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 “物相杂,故曰文” (《易传·系辞》 )、 “五色成文而不乱”( 《礼记·乐记》)。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
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以及由此引申为人们的具体道德。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比如《礼记·中庸》中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文化”一词的出现
《易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说苑》:“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B、举例说明“文化”含义:
例一:梁启超:
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共业”,它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例二:爱德华·泰勒(1871《原始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总之,对文化的界定,首先要注意文化的针对对象是人,这包括用文化来教化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
其次,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实际上就是指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则仅仅指精神文化,而且人们经常所指的文化都是指精神文化。而且就精神文化来说,内部也存在层次之分,比如制度、观念、行为等等。
2、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
梁漱溟认为西洋、中国、印度的文化的差异在于“(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
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确定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并由此引伸出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 ……”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由中国古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狭义是指由中国古人创造的精神文化。
本门课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在阐述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内部存在层次之分,比如制度、观念、行为等等。
本门课重在阐述精神文化中的观念文化,或者说是思想文化,对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即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进行阐述。
二、本门课讲的主要内容
1、中华文明的起源:阐述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中华文明起源的发展阶段、标志、特点以及意义等。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阐述,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A、儒学
a、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思想是儒学的思想基础;
b、孔子思想及其价值
c、阐述一些具体的观念、制度:道德、家庭、义利、阴阳五行、礼仪制度等
B、道家、道教
a、老子、庄子思想的文化意义
b、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c、玄学思想与魏晋风度
d、道家、道教与现实生活
C、佛教
a、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潮、
b、隋唐时期佛教思想与文化
c、禅宗及其理论创新
d、佛教与现实生活
3、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4、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A、回顾中西文化交流的经过
B、通过对龚自珍、康有为、陈序经等典型人物的分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途径。
三、本门课的意义
1、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同时也有利于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区别所在。
2、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人文精神:
人文化成的创造精神
刚柔相济的辩证精神
究天人之际的艰苦探索精神
厚德载物的道德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的文化会通精神
经世致用的责任精神
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3、有利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它具有明显的现代价值。
现代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表层的,其具有普及性,为众多的人所理解和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教学课件.ppt VIP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2024两篇) .pdf VIP
- 小森LS-40印刷机保养操作指导07.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三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咖啡瑞幸咖啡美国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文全译版本.pdf
- 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涵管埋设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18-2019、2021-2022年重庆邮电大学《80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历年硕士真题汇总.pdf VIP
-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pptx VIP
- 原理1-经济学概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