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化污水处理现状及提标改造关键技术
* * *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9 低浓度清净废水处理系列主要单元技术选择 调节单元:传统中和+调节 气浮单元:涡凹气浮/部分溶气气浮 生化单元:BAF;MBBR;MBR;生物流化床,其他生物膜法…… 过滤单元:高密澄清池;移动床过滤、多介质过滤、砂滤等 超滤单元:常规 反渗透单元:低压反渗透;超级反渗透 污水处理场分质处理流程 * * *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10 完善清污分流系统,雨污分流、增设管架输送; 增设或完善现有高浓度污水储存、调节或预处理设施; 分析总体流程的合理性,确定是否增设前处理或后处理; 对污水场单元设施完善和局部改造,最大发挥各单元设施的功能。如浮选单元的溶气释放和废水提升方式、生化单元的构筑结构优化及生物强化(提高污泥浓度和投加特殊菌种以提高生化负荷)、污泥浓度与污泥回流方式等的改造; 重视浮选单元药剂的定期筛选与投加比例及方式优化。 现有污水处理场优化技术 *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11 亟待建立远程控制和诊断服务系统 1、完善现有在线仪表 2、“量体裁衣”对企业设置过程监控和诊断系统 3、形成远程监控和诊断终端 4、诊断服务 减轻分析和误差 全面了解和掌握 及时处理和改进 谢 谢 谢 谢 抚研院的宗旨:全新服务企业、服务总部 愿我们携起手来实现石化企业“碧水蓝天” 郭宏山 联系电话:024 Email:guohongshan.fshy@ * * * * * * * * * * * 沃特尔预处理核心工艺及技术对海水和污水回用及零排放的重要作用 * * 典型的能耗为处理每吨含盐废水用电20-30kW·h,即蒸发每千克水仅需1.18×105J。 * * * * 目前进展阶段 已通过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评议; 催化剂正在进行吨级工业试生产; AA石化项目完成设计对接; BB石化项目正编制工艺包及设计。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7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炼化烟脱水现存的主要问题: 1)一个企业催化及锅炉烟脱水,合计约15-60t/h; 2)悬浮物浓度高,堵塞过滤器、直接排放COD/氨氮/总氮不达标; 3)盐含量高,不宜进污水处理系列。 拟采取措施:脱悬浮物后去高浓出口或外排废水监控池处理。 现场絮凝处理试验 锅炉烟脱水:SS由363降至8-32mg/L; COD由74.2降至24-36mg/L 催化烟脱水:SS由3897降至16-59mg/L; COD保持50mg/L未变。 处理后出水均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锅炉烟气絮凝试验 催化烟气絮凝试验 解决催化烟脱水问题的主要途径: 直接达标排放 三级氧化脱除假性COD(亚硫酸根); 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深度脱除SS; 由污水场总排监控池混合排放 间接达标排放 三级氧化脱除假性COD; 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深度脱除SS; 与含盐污水后置反硝化脱N后排放 脱盐近零排放 7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8 废水脱盐及近零排放处理技术 软化 脱硅 除浊 脱重金属 除COD 常规膜反渗透 特种膜反渗透 正渗透 电渗析 纳滤 热法(MVR、多效蒸发) 膜法(高压平板膜、正渗透、膜蒸馏) 蒸发塘 结晶盐处理 预处理技术 减量化技术 浓液处理技术 结晶技术 “近零”排放组合技术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预处理技术 成熟技术 适用范围 效果 臭氧(催化)氧化+膜生物耦合技术 可生化性差的废水 氧化提高达标污水的可生化性,再结合高负荷膜生物法深度脱除COD,出水COD可达到50mg/L。 臭氧+BAF;臭氧+MBBR。 石灰/纯碱软化技术 胶体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高的废水 投加石灰或石灰加纯碱脱碱脱硬,并通过特定澄清池形成静态与动态活性泥渣层对胶体有机或无机物进行吸附,深度除浊降COD,可使出水硬碱度≤100mg/L、浊度≤ 0.2 NTU、COD最高可达50%的去除。 高效混凝除浊除硅降硬脱色技术 高分子有机物质含量高的废水 投加多种低聚合度高分子复合絮凝剂,通过高效高密澄清池对污水进行混凝沉降处理,处理后出水浊度≤5NTU、SS≤10mg/L、硬度+碱度≤100mg/L、二氧化硅≤50mg/L,同时脱除高分子有机物所贡献的COD 。 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 臭氧高级氧化+生物膜耦合工艺 开发出多种臭氧催化剂及2代悬浮生物填料产品,并在在石家庄炼化、天津石化完成现场试验,出水COD≤30或50mg/L 特种微生物技术 研制出高效微生物菌株,并复配形成特种生物制剂,已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试验,耐盐2.3%、总氮≤15mg/L 。 低聚合度高分子絮凝剂及高密池 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