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重学科渗透1500
灵活方成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一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可见,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渗透着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相关点,在教学中渗透,必然会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受益无穷。
1、渗透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文史不分家”的说法由来已久,语文与历史学科间有丰富的知识交汇点。自古以来文史相通,每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各种文学思潮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在这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令人徜徉其间,如坐春风。苏轼的作品磅礴大气,意境开阔,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博大的胸襟。但当我们了解了“王安石变法”,“新旧党派之争”,了解了在新旧势力的争斗中苏轼仍能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虽九死其犹未悔”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触摸到那一颗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赤子之心。屈原的作品令人神游万里,瑰丽奇谲,但当我们了解到他的美政理想,他的忠君爱国的人生经历,他的宁溘死流亡也绝不向邪恶势力妥协的勇气,我们就更能深刻的理解他为什么如此痛苦的吟唱;还有司马迁因伸张正义受刑却著“史家之绝唱”;柳宗元新法失败,天涯沦落而谱《琵琶行》;陆游一生抗金方有《示儿》篇……,历史知识的渗透,让我们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切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灵!
另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身就为语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了这些素材,我们的写作不再空泛无力,相反,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厚重,一分深邃,一份永恒。
2、渗透地理知识,发挥拐杖作用。
有人说,历史地理是语文学习的拐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生动地体现了两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渗透地理知识,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会开阔视野。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六国论》等文章时,可借助地图,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地理形势,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他四处漂泊,历尽沧桑,而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正体现了由东至西的遥远路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人文景观。
3、渗透政治知识,让人生多一份智慧。
“文以载道”,我想,这“道”最主要的是做人之道,是一份做人的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要多角度多侧面的剖析问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扬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日复一日我们应辩证的看待问题;“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告诉我们应摒弃道家无为的人生观,在有生之年积极有为!政治思想的渗透,让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理性和从容。
此外,我们可以在音乐与文字的整合中感受作者或愉悦,或感伤的情怀;我们可以在文字勾勒的画面中去捕捉作者或细腻,或粗犷,或高昂,或低沉的生命之音;我们甚至可以在阅读中体会科学带给我们的疑惑与惊喜。
吕叔湘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我想,要做到活,我们就要摒弃学科本位的思想,让各学科互相渗透,方能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当然,作为老师,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责无旁贷。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人教版——综合复习.doc
- §6:数列-高中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doc
- 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功能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doc
- 第八届交换空间活动介绍.doc
- 6教师资格_教育学_过关宝典教师资格_教育学_试题_第二章_教育与社会的发展.doc
-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西工大工程热力学A卷答案.pdf
- 点、线面、体的集聚构成.ppt
- 我在工作中成长.doc
- 本安办全国学神华9月论文.doc
- 《回到原点》一个IT企业的高考作文.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