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docVIP

九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期中考试调研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内容范围: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19课) 命题  苏中永 周玉忠 校对  周玉忠 走过一个月的学习之旅,相信付出辛勤努力的你一定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三部分,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审清题意,并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在其它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作答。(6分) 淮安,曾经肆虐的洪水现在已是一片安澜;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城,使淮安自古就成为盐运要冲艚运枢纽。明清dǐng盛时期,“苏杭淮扬”曾被列为大运河沿线上的四大都市。 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淮河和大运河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淮安儿女,大军事家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抗金英雄梁红玉、一代伟人周恩来等都诞生在淮安。 如今,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淮安大地上,520万淮安人用勤劳和汗水打造出一个崭新的淮安城: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碧水蓝天,楼宇林立,水环城,城中水……这颗运河之畔的美丽珍珠正唤发出更加璀càn夺目的光辉。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肆虐: 哺育: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dǐng盛 : 璀càn: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名要表达的意思) ①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感受生活、观察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修改意见: 语句②修改意见: 3.?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团委结合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开展了“环境保护周”活动。(6分) (1)在一次以“要不要节约用水”为话题的辩论会上,反方代表说:“我们这里水资源那么丰富,不用它也会哗哗地流掉,没必要节约用水。”假如你是正方代表,请你加以反驳。(3分) 你说:????????????????????????????????????????????????????????? (2)为了开展经常性的环保活动,团委拟向全校师生征集“环保主题活动”方案。请你选择一个切合实际活动主题(除节约用水外),并列举活动的主要内容。 主题:???????????????????????????????????? (1分) 内容:???????????????????????????????????? (2分) 4.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必答题】 ① 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 ③ ,单于夜遁逃 。( 卢纶《塞下曲》) ④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诗经 蒹葭》) 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人与人之间需讲究处世之“道”,这正如《孟子》所说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