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ppt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 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

12 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 长长的大堤上,一株桃来一株柳…… 12 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 长长的大堤上,一株桃来一株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可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兴建的,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可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兴建的,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 业基石镜,筑塘奕祀庆安澜 钱王祠是吴越国(公元907-978)武肃王钱镠的祠宇。钱镠(852--932)杭州临安人,任吴越国国王时,治理杭州的方方面面非常出色,尤其是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修筑钱塘江海塘等方面,更是功绩卓著。北宋熙宁十年(1077),杭州郡守赵抃,特地为钱镠建立“表忠观”,以此表彰他的功绩。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也称赞他有保卫两浙之功,并立《钱氏表忠观碑》于钱王祠侧,文共八幅,后经明代嘉靖年间杭州知府陈柯重刻。祠前表以石楔,上题“功德坊”三个大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御书“保障江山”一额。清雍正五年(1727),清世宗敕封钱鏐为“诚应武肃王”。乾隆十六年(1751),皇上御书“忠顺遗庥”扁额。 这是吴越为了保护海岸,使其免受海潮侵蚀的伟大水利工程。据《吴越备史》记载,始祖武肃王即钱镠,“以梁开平四年(910年)八月,筑捍海塘”。相传大海怒濑急湍,昼夜冲击,版筑不就。于是钱镠就命人采山阳的竹子,又令矢人造箭三千只,募强弩五百人以射涛头,使“潮回钱塘,东趋西陵”。此外又用大竹,破之为笼,长数十丈,中实巨石;又取罗山大木长数丈者,植于水中,使横为塘。“又以木立于水际,去岸二九尺,立九木,作九重……由是潮不能攻,沙土渐积,塘岸益固”。透过此项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海岸附近的良田,有利于农业发展。 吴越捍海塘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