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410A空调能效比问题
R410A空调能效比问题!
R410A对于本身空调系统提高能效比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最近日本很多企业却做出了很多高能效的空调,而且机身体积不大,除去压缩机和风机有限的贡献之外,这中间肯定与两器的设计关系密切,求教各位专业高手两器设计的经验和应注意问题,欢迎指点!
所谓本身的能效不高,是指在同样的蒸发、冷凝温度于其他制冷剂相比,但是R410A的综合换热系数比R407C高20%以上,故同样的冷凝和蒸发面积,其蒸发温度会提高,冷凝温度会降低,故能提高能效。日本同时采用直流调速风机、压缩机也可以提高能效。下载日本风冷冷热风机组的EER可以做到3.5以上。
以R410A为工质的空调换热器性能仿真与实
空调器传统上采用R22为工质。但是R22对于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将被逐步淘汰。R410A是目前公认为可以替代R22的较好的工质。采用R410A为工质后,必须解决如何提高空调器效率的问题,而换热器性能的改进是R410A空调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一环。在对换热器各种强化方法的应用中,除了改变管外翅片结构,增强空气湍流换热外[1],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小管径微翅强化管。但目前对于R410A在小管径换热管换热器中的应用则缺少研究。
本文将通过建立分布参数的空调换热器仿真模型,对R410A在7.0mm强化换热管换热器中的换热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验数据对8种R410A蒸发、冷凝换热系数公式进行了筛选和评定,并对R410A强化换热管换热器性能进行仿真,为R410A换热器的开发提供依据。
1 空调换热器模型与算法
1.1 换热器模型
空调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需要建立分布参数模型,将换热器划分成若干个控制容积。建模时假定工况稳定,管内制冷剂沿管道轴向作一维流动,管外空气垂直于换热管沿翅片作一维流动,忽略换热管轴向的换热。
每个单元控制容积中包含制冷剂、空气和管翅(翅片和换热管视为一体,统称为管翅)三个对象。由于为稳态工况,不需要列质量方程,以下只列出能量和动量方程。
图1 控制容积能量平衡
(1)制冷剂侧控制方程能量平衡方程:
(1)
式中:qmr 为制冷剂质量流量;hr,in、hr,out 分别为制冷剂进、出口的比焓;Tr,in、Tr,out 分别为制冷剂进、出口的温度;Twall为管壁温度;A为管内换热面积;为制冷剂侧局部换热系数。
单相区的制冷剂侧换热系数计算采用Hausen、Gnielinski、Dittus-Boelter关联式[9];两相蒸发换热系数计算采用了文献[2-5]推荐的Christoffersen[2]、M.Goto[3]、Kandlikar[4]和Koyama[5]这4个公式;两相冷凝换热系数计算采用了文献[5-8]推荐的Yu Koyama[5-7]、Cavallini[5-7]、Kedzierski Goncalves[5-7]、Shikazono[8]这4个公式。
控制容积中制冷剂的动量方程:
(2)
式中 Dptotal 为制冷剂总压降,Dpacc 为制冷剂加速压降,Dpf 为表示管内制冷剂摩擦压降。蒸发器单相制冷剂摩擦压降计算采用Colebrook-White关联式[10],而冷凝器单相制冷剂摩擦压降计算采用Smith关联式 [10]。对于两相区蒸发制冷剂摩擦压降公式采用Kuo关联式[11],而两相冷凝则采用Modified Smith关联式[10]。
(2)空气侧控制方程 由于空气压降很小,这里只考虑能量方程:
(3)
式中:qma 为制冷剂质量流量;ha,in、ha,out 分别空气进、出口的比焓;Ta,in、Ta,out 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温度;Twall为管壁温度;A0为管外换热面积;为空气侧局部换热系数。采用Nakayama and Xu[12]的关联式。
(3)管翅控制方程 在稳态情况不考虑管翅的能量积聚,因而进出管翅的热量应相等,即:
(4)
式中Qfront 为控制容积前方翅片导热量,按前排各控制容积通过翅片的有效横截面积导入当前控制容积的导热量;Qback为控制容积后方翅片导热量,按后排各控制容积通过翅片的有效横截面积导入当前控制容积的导热量;Qtop 为同排列间上部导热量,按上一列控制容积通过翅片的有效横截面积导入当前控制容积的导热量;Qbottom 为同排列间下部导热量,按下一列对应各控制容积通过翅片的有效横截面积导入当前控制容积的导热量。
1.2 求解算法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中换热与压降相互耦合的关系,采用换热和压降交替计算的方法,即在进行换热计算时,保持各控制容积的制冷剂进出口压力不变,只根据计算结果替换相应的焓值和温度值;而在进行压降模块计算时,保持各控制容积的进出口焓值和温度不变,只根据计算结果替换压力值。
在已知换热器进口制冷剂状态与流量、进口空气状态与流量时,本文采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G-UAP资质认证试卷科目一(A卷)+答案_第二批.docx
- VC播放多媒体文件.docx
- unit1 3导学案.doc
-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Movie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英文影评(超全面).docx
- Word 文档文学.doc
- “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典型事迹材料.doc
- Wifi共享成功手机能上q,不能上网的解决方法.doc
- word选择.doc
- 《3-6岁》学习心得.doc
- 《xxx》区域代理经销合同.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